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华为前高管率旧部创业,三年造储能黑马,4个月营收12亿引关注

   时间:2025-11-19 13:22:04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港交所递表窗口前,思格新能源再次递交招股书,距离上一份文件失效仅隔19天。这家成立三年的新能源企业,以惊人的速度在资本市场掀起波澜。2025年前四个月,公司营收突破12亿元,净利润达1.87亿元,毛利率攀升至50.9%,在行业价格战中逆势突围。但这份亮眼成绩单背后,却笼罩着"华为系"的争议阴影。

公司核心团队脱胎于华为智能光伏业务线。创始人许映童在华为任职23年,曾主导光伏逆变器业务登顶全球出货量榜首,后转战AI芯片领域。2022年,他带领张先淼、刘秦维等十余名华为光储业务骨干创立思格新能源,试图在分布式储能赛道复制"华为式"成功。这种人才流动立即引发监管关注,证监会问询函直指技术独立性、竞业限制及股权代持等核心问题。

与传统储能企业不同,思格新能源主打"五合一"集成设备,将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电池、充电模块及能源管理系统整合为模块化产品。其德国研发中心开发的AI算法能自主学习用户用电习惯,结合天气与电价数据自动优化充放电策略。这种"即插即用"的设计使安装时间缩短至15分钟,在欧洲高端市场迅速打开局面。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年公司在全球可堆叠分布式光储一体机市场占有率达28.6%,位居首位。

股权结构异常成为另一个争议焦点。招股书显示,2023年10月前,许映童作为实际控制人,其股份由岳母及配偶代持。这种安排引发市场猜测:是否为规避竞业协议?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公司解释称初期为简化股权管理,但监管层要求补充说明代持期间的具体运作方式。与此同时,其APP收集的60国用户数据涉及跨境传输问题,也被要求明确数据安全合规性。

为稳定团队,许映童实施大规模股权激励计划。IPO前夕,他与联合创始人张先淼分别获得价值数亿元的股份支付,2025年前四个月相关费用高达1.6亿元。这种"金手铐"策略成效显著:核心团队保留率超过95%,但也直接推高管理费用,导致当期净利润率环比下降8个百分点。资本层面,高瓴创投、钟鼎资本等机构入局,公司估值19个月内暴涨40倍至40.7亿元,但附带对赌协议——若18个月内未能上市,将面临巨额回购压力。

许映童的华为背景既是优势也是枷锁。团队带来的成熟方法论使产品快速迭代,但监管层要求证明创新独立性。招股书披露,公司已申请127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占比63%,但核心技术与华为现有专利的相似度分析尚未公开。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思格新能源需在技术路线、客户群体、供应链三个维度与华为形成明显区隔,才能消除"复制者"的质疑。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