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企业管理者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关注已从“是否采用”转向“如何创造实际价值”。在2025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以“效果涌现”为核心议题,向业界展示了一场贯穿企业全业务流程的深度智能变革。这场变革不仅体现在技术突破上,更通过实际业务数据验证了AI作为生产力的可行性——百度第三季度AI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50%,占核心营收比重接近40%,标志着其AI战略进入价值兑现阶段。
大会现场,数字人罗永浩的实时互动、中东无人驾驶车辆的远程连线、无代码开发工具的现场演示,直观呈现了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跨越。李彦宏在演讲中强调:“AI必须与具体任务深度融合,成为推动企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原生动力。”这种理念驱动下,百度的战略重心正从全栈技术布局转向AI原生应用重构,形成覆盖芯片、模型、框架到终端应用的完整生态。
技术底座的持续夯实是这场变革的根基。百度发布的文心大模型5.0实现了全模态理解、智能体规划等领域的全球领先突破,其“自我学习迭代”能力标志着模型进化进入新阶段。配套的昆仑芯天池512超节点将于明年上市,单个节点即可完成万亿参数模型训练,为产业应用提供算力支撑。在无人驾驶领域,萝卜快跑平台累计服务超1700万单,覆盖全球22座城市,用规模化落地证明了十二年技术投入的价值。
业务层面的重构更为直观。百度搜索通过AI彻底改造结果页,富媒体内容覆盖率达70%,用户搜索体验从“文字链接集合”升级为“精准答案呈现”。文库产品升级为全球最大通用智能体平台GenFlow,活跃用户突破2000万;海外办公平台Oreate上线短期内吸引超120万用户。这些案例表明,AI对业务的改造能够跨越文化与市场差异,形成普适性解决方案。
在产业渗透层面,百度推出的自我演化智能体“伐谋”引发制造业关注。该技术通过模拟生物进化过程,在港口调度、能源管道布局等复杂场景中寻找最优解,其应用潜力覆盖金融、物流、新药研发等领域。数字人技术的突破则重新定义了人机交互——双11期间,83%的电商主播使用百度数字人工具,带动直播间数量同比增长119%,GMV提升91%。无代码开发工具秒哒2.0版本累计生成40余万个应用,包括本次大会官网的开发,展现了AI从工具到生态的进化路径。
全球化布局方面,百度正将萝卜快跑、数字人、秒哒等成熟产品推向海外市场。慧播星数字人已落地巴西,后续计划拓展至东南亚和美国。这种出海不是简单技术输出,而是通过本地化适配满足不同市场的效率提升需求。李彦宏认为,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为AI应用提供了最丰富的场景,而百度通过“倒金字塔”理论验证了应用层价值远超模型和芯片层——健康的AI生态中,应用创造的价值应是模型的100倍。
对于企业而言,AI内化已形成可复制的路径:初期可用AI替代重复性劳动,如智能客服、代码辅助;中期通过AIGC技术实现生产力无限供给,突破人力瓶颈;最终借助AI发现人类未察觉的规律,在复杂系统优化中实现效率跃升。埃森哲调研显示,全球领先企业已通过规模化部署AI获得显著竞争优势,而多数企业仍停留在试点阶段。李彦宏呼吁:“只有当AI成为原生能力,才能真正引爆生产力革命。”这场变革中,观望带来的风险远大于技术落后的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