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航天电器“离岸孵化”破局 贵阳经开区产业集群共谱高质量发展新篇

   时间:2025-11-20 23:36:05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电子元器件领域,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创新发展模式脱颖而出。近日,该公司凭借“AI驱动航天精密电子元器件多地协同智能工厂”项目,成功跻身工信部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成为贵州省此批次唯一入选的企业,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企业自身实力,也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了鲜活样本。

作为行业领军者,航天电器曾面临西部企业的共性难题:高端人才引进困难、创新资源匮乏。为突破瓶颈,企业以开放姿态布局发展,将研发网络延伸至全国创新高地。在上海设立研究院,在深圳、成都、武汉等地布局研究所,构建起“总部技术中心+一院七所(科创飞地)+外创团队+产学研合作”的离岸孵化体系。通过“人才在哪里,研究所就建到哪里;技术成熟在哪里,就导流回贵州”的创新机制,企业成功打破地域壁垒,形成人才聚集效应。如今,航天电器不仅圆满完成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配套任务,更在商业航天、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加速布局。

航天电器的崛起,是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生态培育的缩影。这个地处西部内陆的区域,通过精准的产业定位和高效的招商服务,打造出适宜企业成长的产业环境。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经开区明确“两主一特”产业方向——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与新能源汽车,着力构建创新驱动的现代工业体系。2024年数据显示,“两主一特”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区非烟部分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8.4%,其中先进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制造在全市占比均超三分之一,产业集群效应显著。

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经开区创新的招商机制。通过绘制“两图两库两池”、运用“一图三清单”,区域打出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标房招商、驻点招商的组合拳,实现招商靶向精准、成效扎实。五年来,全区累计引进签约项目147个,签约金额超320亿元,其中超80个项目精准对接“两主一特”产业需求。这种企业转型与区域产业集聚的同频共振,形成了良性互动:企业创新成果为区域发展注入活力,经开区完善的产业生态则为成果转化提供广阔空间。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