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上海航天红旗楼入选国家工业遗产 续写自力更生航天梦 播撒航天精神火种

   时间:2025-11-20 23:18:36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位于上海松江区贵德路的一排红底白边五层建筑,近日被正式认定为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这座始建于1960年的建筑群,作为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的核心区域,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从萌芽到壮大的艰辛历程。如今,它不仅持续承担科研功能,更通过文化活化项目向社会传递航天精神。

建筑群的建设始于中国航天事业初创阶段。面对技术封锁、物资匮乏的困境,首批航天工作者提出"边基建、边学习、边试制"的特殊工作方针,仅用三个月便完成主体工程。这种攻坚克难的精神贯穿于后续发展:1963至1966年间,这里成功研制11枚T-7A气象火箭和5枚生物试验火箭,其中生物火箭最大飞行高度达125公里,不仅完成我国首次电离层探测,更实现动物太空往返的突破,为载人航天工程奠定技术基础。1969年启动的"701工程"在此集中攻关,最终促成风暴一号火箭实现我国首次"一箭三星"发射。

这片建筑群承载着中国航天人的集体记忆。"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中国工程院院士梁晋才等领军人物曾在此工作,朱大先、赵阿狗、唐建平三位全国劳模也在此成长。数代航天人将设计图纸转化为实体产品,累计完成数千项关键部件研制,其研发的高强轻合金材料已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船舶等高端制造领域。

作为上海航天发源地之一,该研究所现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承担着箭体结构研发和大型环境试验等核心任务。在保持科研生产功能的同时,建筑群已形成"一楼一室一廊一馆"的文化空间布局,通过线上直播、专题展览等形式开展航天科普教育。针对青少年群体设计的综合素养提升项目,将历史故事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让航天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活力。这座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工业遗产,正以全新方式续写着中国航天的传奇篇章。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