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一场行业盛会上,英特尔向业界集中呈现了基于酷睿™ Ultra平台的全新边缘人工智能产品矩阵及解决方案,并首次披露了面向边缘场景的第三代酷睿™ Ultra处理器技术路线图。这款专为具身智能与机器人应用设计的处理器,将通过显著提升的算力性能重塑行业技术标准。
英特尔中国区技术负责人高嵩在主题演讲中强调,边缘计算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正在催生前所未有的应用场景。依托成熟的x86生态体系与AI PC领域的技术沉淀,英特尔正通过高度集成的软硬件协同方案,为智慧教育、智能交通、工业制造等关键领域提供底层算力支撑。目前已有超过40家合作伙伴基于英特尔技术完成边缘AI系统认证,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解决方案库。
最新发布的酷睿Ultra 200H系列处理器在能效比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系列在保持原有封装尺寸的前提下,单芯片AI算力达到99 TOPS,成功将视觉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典型AI工作负载整合至中央处理器。这种设计创新有效降低了系统对独立显卡的依赖,使终端设备在功耗控制与散热设计方面获得更大优化空间,特别适用于对空间和能耗敏感的边缘计算场景。
针对机器人领域的技术演进,第三代酷睿Ultra处理器采用Intel 18A先进制程工艺,预计将AI算力提升至近180 TOPS。其创新的混合CPU架构使AI计算性能较前代提升约1.8倍,同时原生集成的时序协调运算(TCC)与时间敏感网络(TSN)功能,可满足工厂自动化、物流分拣等高实时性场景的严苛要求。这种架构设计使处理器能够同时处理多模态感知数据与运动控制指令,显著提升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自主决策能力。
为降低物理AI系统的开发门槛,英特尔同步推出了机器人专用AI软件套件与参考主板。该开发平台全面支持ROS 2机器人操作系统标准,内置视觉语言模型处理引擎与多任务调度模块,允许开发者在单一CPU上实现传统控制算法与深度学习模型的协同运行。配套提供的示例代码库与性能优化工具,可帮助研发团队缩短30%以上的开发周期。
在生态建设层面,英特尔正与原始设备制造商、独立软件开发商及系统集成商构建开放式创新平台。通过共享参考设计方案、提供端到端开发工具链,以及建立联合实验室进行场景验证,该生态系统已形成覆盖芯片、系统、算法到行业应用的完整技术栈。这种协作模式正在加速边缘AI技术在医疗机器人、智能仓储、自动驾驶等领域的规模化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