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款名为“固体杨枝甘露”的甜品在餐饮市场掀起热潮,成为社交平台上的新晋流量担当。在小红书平台,相关话题浏览量突破1.2亿次,抖音平台播放量更是逼近10亿次。这款将传统港式甜品“固态化”的创新产品,不仅引发消费者自发制作教程的热潮,更催生出庞大的商业跟风现象。
与传统液态版本不同,固体杨枝甘露通过琼脂凝固技术,将芒果泥、西柚果肉与椰浆融合成块状,搭配西米等辅料。这种形态创新解决了饮品易分层、携带不便的痛点,同时保留了经典风味元素。消费者评价其口感扎实,果肉颗粒感与西柚爆汁、西米Q弹形成层次感,甚至被部分人当作代餐食用。
茶饮品牌成为这场风潮的主要推手。11月7日,7分甜率先在江浙沪门店推出售价19元的新品,3天销量突破万份,单店日销最高达300份。茶百道紧随其后,12日在全国8000家门店同步上架,推出8元小料碗装与12.8元杯装两种版本,首日全国总销量近25万杯,多地门店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沪上阿姨、酸奶罐罐等品牌也通过发布DIY教程或预售海报的方式参与竞争,区域性茶饮品牌如佐敦道、萃茶师等正在筹备上新。
这场创新风暴迅速蔓延至整个餐饮行业。外卖平台显示,甜品店、烘焙坊、火锅店甚至果切店、炒货店均推出相关产品,价格区间集中在25-40元。部分高端甜品店将单价推高至66元,仍出现排队半小时的景象。生鲜电商平台叮咚买菜上线组合套餐后,相关干噎酸奶销量暴涨400%;盒马开设现制摊点并推出专题页;海底捞则通过“暗号解锁免费赠品”的营销方式吸引年轻消费者。杭州有店主透露,其17元/份的平价产品日均销量达四五百单,但高强度手工制作导致员工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
然而,快速扩张背后暗藏隐忧。消费者反馈显示,芒果成熟度差异导致同一产品出现甜酸分层,西柚酸度波动进一步放大口感不稳定问题。供应链压力同样显著,茶百道因备料不足上市首日即下架,某品牌员工自嘲“切芒果切到怀疑人生”。成本结构方面,新鲜芒果用量大且价格波动,有加盟商透露单份原料成本接近6元,叠加人工成本后利润空间被压缩。食品安全风险更为突出,多层结构易滋生细菌,外带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加速变质,多地出现消费者食用后腹痛的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