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NASA多角度观测揭秘:3I╱ATLAS彗星并非外星飞船

   时间:2025-11-21 14:16:44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一颗神秘的星际彗星3I/ATLAS自今年夏季闯入太阳系后,迅速成为科学界和公众关注的焦点。这颗高速飞掠火星轨道的天体,以每小时超过24万公里的速度拖着长长的尘埃尾迹,引发了关于其真实身份的诸多猜测。社交媒体上甚至流传着"外星母舰入侵"的传言,将这颗彗星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公布了由多台航天器协同观测获得的3I/ATLAS最新影像资料,为解开这颗星际访客的谜团提供了关键线索。通过整合火星勘测轨道器、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等设备的观测数据,科学家确认这颗天体符合典型彗星的物理特征,排除了外星飞船的可能性。NASA科学任务理事会官员表示,所有观测证据均指向自然形成的天体,未发现任何人工技术痕迹。

火星勘测轨道器拍摄的图像显示,3I/ATLAS呈现为一个模糊的白色球体,其彗发由不断释放的尘埃和冰晶构成。由于该彗星运动速度远超相机设计参数,导致成像质量受限。联合分析韦布望远镜与SPHEREx空间望远镜的数据发现,彗发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彗核区域则检测到水冰特征。这种二氧化碳与水的比例与太阳系内彗星存在显著差异,引发科学界对星际彗星成分差异的深入探讨。

观测过程中还记录到多个异常现象。当彗星于10月29日抵达近日点时,其亮度出现突发性增强。更令人惊讶的是,在低温环境下检测到异常的镍蒸气信号,且镍含量显著高于铁元素——这种金属蒸气比例在太阳系彗星中从未观测到。分布在全球轨道的航天器通过多波段观测,成功构建出这颗星际彗星的三维运动模型,为研究其物理特性提供了立体视角。

尽管积累了大量观测数据,科学家仍无法精确测定3I/ATLAS的尺寸参数,目前估算其直径在数百米至数公里范围内。厚重的尘埃层也阻碍了对彗核形状的判断。关于这颗彗星的起源,研究团队推测其可能已在星际空间漂泊数百万年,甚至源自比太阳系更古老的恒星系统。欧洲空间局的火星微量气体轨道器正在持续追踪其轨道参数,相关数据有望提升人类对行星防御系统的预测能力。

目前这颗星际访客正从太阳背面逐渐显现,地面望远镜预计将在12月19日重新捕获其踪迹。届时彗星与地球的距离将缩短至约2.7亿公里,随后开始远离太阳系的漫长旅程。科学家表示,持续观测这颗特殊天体,将为研究星际物质的组成和演化提供珍贵样本。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