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科学研究所的科研团队近日在光学无线输电(OWPT)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高功率LED的无线供电技术,首次实现了将LED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为物联网设备的室内供电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该技术突破了传统激光方案的安全与成本限制,通过自适应光学系统实现高效能量传输,在5米距离内保持稳定供电性能。
研究团队介绍,这项技术通过将电能转化为光能进行无线传输,再由光伏接收器将光能重新转换为电能。与依赖激光的方案不同,LED光源具有本质安全性优势,其能量密度远低于激光,符合室内环境对人机安全性的严格要求。实验数据显示,系统使用的LED芯片辐射通量达1.53瓦,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实现了可观的能量输出。
为解决LED无线输电在远距离传输中的能量衰减问题,科研人员开发了双模自适应系统。该系统包含可调焦液体透镜与成像透镜组成的自适应光学模块,可根据接收器距离和尺寸自动调整光斑大小,确保能量传输效率最大化。通过深度相机与步进电机控制的反射镜组合,系统能精准定位光伏接收器位置——RGB传感器识别接收器坐标,红外传感器则追踪光束照射点,实现毫米级定位精度。
针对黑暗环境下的运行挑战,研究团队在接收器边缘贴附了回归反射膜。这种特殊材料能反射深度相机的红外光,即使在完全无光条件下也能清晰勾勒接收器轮廓,保障系统全天候稳定工作。配合基于SSD算法的卷积神经网络(CNN),系统目标识别准确率显著提升,在光照变化环境中仍能保持无缝运行。实验验证表明,该技术可在5米距离内实现高效、稳定的能量传输,为物联网设备构建可持续供电基础设施提供了可行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