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车展期间,小米汽车正式发布「Xiaomi HAD 增强版」辅助驾驶系统,标志着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迭代迈入新阶段。该系统通过引入「强化学习+世界模型」的创新训练框架,实现了纵向加减速、横向变道、路口选择三大核心行车能力的系统性升级,并将随小米HyperOS 1.11系统通过OTA向用户推送。

与传统依赖规则驱动的辅助驾驶不同,小米此次采用的强化学习框架通过构建高保真虚拟环境,让算法在数字世界中自主探索最优驾驶策略。系统通过「奖励-惩罚」机制持续优化:当算法做出正确决策时获得正向激励,错误操作则触发负反馈,这种模式使其能够快速适应复杂路况。例如,在应对加塞场景时,系统可精准预测旁车轨迹,以更平稳的减速策略提升跟车舒适性;面对复杂路口,系统能提前解析导航信息,精准规划路径,减少走错车道的风险。
支撑这一技术突破的是小米自主研发的世界模型,该模型具备两大核心能力:一是场景生成与编辑,可模拟碰撞、加塞等极端情况,构建覆盖90%以上真实路况的测试场景库;二是环境动态渲染,能够生成雨雾天气、昼夜交替等12类环境变量,为算法提供多维度训练数据。配合异步集群管理技术,模型可在虚拟环境中实现百路并行训练,使训练效率提升300%,同时通过动态难度调整机制,在简单路况减少冗余探索,复杂场景增加策略多样性。
技术实力已获得国际学术界认可:小米ViSE算法在ICCV 2025自动驾驶仿真挑战赛中夺冠,生成模型论文被NeurIPS收录。这些成果直接转化为用户体验的提升——在实测中,系统变道决策时间缩短至0.8秒,环岛通行成功率提升至99.2%,拥堵路况下急刹频率降低65%。一位参与内测的用户表示:"系统变道时的果断程度接近老司机,遇到加塞时的制动过程非常线性,完全没有突兀感。"
HyperOS 1.11版本不仅强化了行车能力,还新增多项安全辅助功能。紧急转向辅助AES可在60-130km/h时速下主动规避障碍物,前后向低速防碰撞系统则将防护范围扩展至2-15km/h,覆盖地库通行、窄路会车等高频场景。这些功能通过多传感器融合与实时决策算法,构建起覆盖行车、泊车全场景的安全防护网。
市场表现方面,小米汽车创下行业新纪录:SU7上市602天即完成50万台交付,成为全球最快达成该里程碑的车企;YU7在10月SUV销量榜中登顶,两款车型均打破能源类型限制位列细分市场第一。SU7更以88.91%的一年保值率,改写纯电动车"不保值"的认知,在8-10月连续三个月蝉联纯电车型保值率冠军。
技术团队透露,小米已建立北京、上海、武汉三大研发中心,智能驾驶团队规模超1800人,2025年AI领域投入将超70亿元。尽管辅助驾驶技术持续进化,企业仍反复强调:"当前系统仍属辅助性质,驾驶员需保持专注,切勿过度依赖。"这种技术自信与安全警示并存的态度,折射出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在高速发展中的理性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