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在近期一档播客节目中透露,若当年未推出TNT工作站项目,公司或许能延续更长时间。他坦言,2018年选择激进创新路线源于不甘于行业常规迭代,试图通过颠覆性技术突破市场格局。尽管最终因资源限制未能实现商业目标,但他仍坚持认为TNT的产品逻辑本身具备前瞻性,其核心价值在于重新定义人机交互方式。
根据公开资料,2018年5月锤子科技在鸟巢举办的大型发布会上,同时推出了坚果R1旗舰手机与坚果TNT工作站。这款被寄予厚望的产品搭载了全球首款将手势图形交互与语音控制深度融合的操作系统,用户可通过"触控点选+语音指令"的复合操作模式完成计算机任务。罗永浩当时宣称,这种贴近人类自然表达方式的交互设计,将使办公效率较传统PC提升数倍。
在节目访谈中,罗永浩详细解释了战略决策背后的考量。他指出,当时智能手机市场已进入红海竞争阶段,单纯依靠硬件参数升级难以建立差异化优势。团队经过长期技术论证,认为桌面计算设备存在革命性创新空间,特别是多点触控与语音识别技术的成熟,为重构操作系统提供了可能。尽管最终因研发投入超出公司承受能力导致资金链断裂,但他强调这种技术探索本身具有战略价值。
回顾公司发展轨迹,罗永浩坦承若维持"小而美"的运营模式,专注每年推出1-2款精品手机,或许能支撑到人工智能技术普及的转折点。但他同时表示,即便重新选择,仍会坚持技术创新的道路:"科技行业的真正突破往往伴随着巨大风险,保守策略虽然安全,却可能错失改变行业格局的机遇。"这种坚持创新与现实困境的矛盾,成为锤子科技发展历程中最具争议的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