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领域近期迎来新动向,原子重塑公司凭借其12喷嘴的3D打印机原型,在行业内引发了广泛讨论。这款产品自曝光以来,虽然初期遭遇质疑,但随着时间推移,市场关注点逐渐转向了3D打印行业普遍存在的换色效率低和材料浪费问题。各厂商在追求多色打印的道路上,选择了各自的技术路径,而原子重塑的独特方案似乎为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原子重塑团队在一年前就开始探索多种技术方案,最终在今年4月确定了“轮盘喷嘴库”的创新路线。这一决策背后,是团队对智能硬件和3D打印行业的深刻理解与跨界融合。团队成员既有来自智能硬件领域的跨界人才,也有深耕3D打印多年的行业老兵,他们的经验为设备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撑。自成立以来,原子重塑已迅速完成两轮融资,团队规模扩大至近200人,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原子重塑对3D打印机进入家庭市场的趋势充满信心。他们认为,随着出货量的增长,3D打印机将逐渐成为家庭消费品。目前,公司正全力推进量产准备工作,包括软硬件联调控制以及与内容生态的联调。公司计划在明年初出货前进行一轮众筹,以获取业内玩家的认可。对于市场热度问题,原子重塑表示不担心错过,因为他们已经通过前测获得了良好的数据反馈,成本效益比竞争对手更具优势。
在技术方案上,原子重塑与快造、Prusa和拓竹等厂商选择了不同的路径。快造和Prusa采用了多打印头方案,而原子重塑则通过换喷嘴的方式实现了更大的成型空间和更多颜色与材料的打印。这种方案在工业设计上更接近家电式消费品,满足了用户对美观和实用性的双重需求。原子重塑的方案还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解决了换喷嘴过程中的空间占用问题,提高了设备的整体效率。
在产品定义上,原子重塑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多材、多彩的目标。他们放弃了四个工具头的方案,认为该方案成本高、系统复杂且占用空间。经过多轮迭代和风险评估,他们确定了现有的换喷嘴方案。这一方案不仅解决了多材料打印时的喷嘴堵塞问题,还通过增加喷嘴库容量至12个,满足了用户对多彩打印的需求。儿童画笔的最低配置也是12色,因此这一选择范围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
在实现多色、多材打印的过程中,原子重塑也遇到了不少挑战。例如,如何提高换喷嘴的效率以及校准每次更换后的位置等。他们通过运控系统的算法优化、机械定位和视觉校准等技术手段,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公司内部在控制算法、视觉识别和传感器应用方面具备较强实力,为方案的落地提供了有力保障。
对于3D打印市场的潜力,原子重塑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创作类教育的普及,3D打印机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去年双十一期间,3D打印品类在天猫电商平台的办公文教类排名位居第一,这进一步印证了市场的潜力。原子重塑还看到了创作类教育市场的巨大想象力空间,认为3D打印机作为一种能够持续创造价值的智造工具,将受到越来越多家庭的青睐。
在人才招聘方面,原子重塑注重寻找具有传动设计、电机控制算法和量产落地经验的人才。他们认为,消费级3D打印机需要这些领域的人才来推动产品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他们也看好团队在机器人方面的沉淀和相应的技术储备、供应链资源储备以及销售渠道等优势。
对于拓竹等竞争对手,原子重塑表示尊重但并不畏惧。他们认为,在3D打印赛道上,拓竹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但消费者更看重具体的产品体验。原子重塑将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赢得用户的认可。同时,他们也看到了用户对更多选择的需求,认为这将促使他们的创意能够更好地落地。
在耗材成本方面,原子重塑认为目前的多色方案并非最终方案,未来将会出现更为完善的解决方案。他们正在探索智能后处理设备等可能的发展路径,以降低耗材成本并提高打印效率。同时,他们也通过硬件反哺生态的方式,与头部创作者合作签约,提供定制化的模型创作服务,以丰富内容生态并吸引更多用户。
在生产方面,原子重塑目前选择找代工厂进行生产。他们认为,代工厂最好做过这个品类,并具备丰富的组装经验和完善的操作标准。同时,他们也强调质量很大程度上由研发决定,设计得好后端就是拆解执行的过程。对于未来是否自建工厂的问题,他们表示将根据产能需求和质量管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