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科学研究所的科研团队近日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开发出一种利用光线为物联网设备无线供电的创新系统。这项技术通过特殊设计的光学组件,实现了小型设备在无需电缆和电池情况下的持续能源供应,为物联网设备的能源解决方案开辟了新路径。
与传统依赖激光的供电方案不同,该系统采用大功率LED作为光源,配合定制化光学设计,将红外光精准投射至小型太阳能电池表面。研究团队设计的自适应光学模块包含两片透镜,其中一片为可动态调节焦距的液态透镜,确保光斑在5米距离内仍能维持高能量密度。这种设计既避免了激光方案的安全隐患,又显著提升了供电稳定性。
系统核心的追踪装置被研发团队形象地称为"机械眼",由两个旋转镜面和Intel RealSense深度摄像头组成。该装置具备全天候工作能力:在光照充足时通过彩色图像识别接收器位置,夜间则依靠接收器上安装的微型反光镜反射红外图案完成定位。这种双模式设计使系统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
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令人瞩目,其搭载的学习型图像分析AI经过数千个真实场景训练,能够精准识别光伏面板的几何特征。当接收器发生移动或环境光照骤变时,系统可在50毫秒内完成工作模式切换,确保供电过程不间断。实验数据显示,该系统支持多块太阳能电池同时充电,当前光学效率达56%,通过优化透镜结构有望提升至80%以上。
这项技术为物联网设备提供了理想的能源解决方案,特别适用于难以定期更换电池的监测设备或移动终端。研究团队表示,随着光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未来该系统有望扩展至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为智能城市建设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