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首批“月壤砖”太空归来状态佳,为月球基地建造积累关键数据

   时间:2025-11-28 15:53:13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科研团队在月球基地建造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批用于模拟月面建造的“月壤砖”样品,在完成为期一年的太空暴露实验后,搭乘神舟二十一号飞船顺利返回地球。经初步检测,这批特殊材料成功经受住了太空极端环境的考验,为后续月球基地建设提供了关键实验数据。

这批返回的“月壤砖”共34块,总质量约100克,采用三种不同烧结工艺制备。科研人员发现,样品在经历太空辐射、大温差等极端环境后,表面未出现预期中的陨石冲击痕迹或孔洞,仅观察到颜色略有变浅。研究团队特别设计了两种结构样品:完整块体与预置45度对称缝的块体,用于对比分析太空环境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项目负责人介绍,该研究通过对比空间站舱外与地面实验室的模拟条件,重点考察材料在真实太空环境中的性能演变。空间站舱外环境与月球表面在真空度、温度波动范围、辐射强度等关键参数上具有高度相似性,为实验提供了不可替代的验证平台。实验数据显示,采用特殊工艺制备的模拟月壤砖抗压强度达到普通建筑砖材的三倍以上。

这项持续三年的空间实验计划每年回收一批样品进行地面分析。科研团队正在建立材料性能数据库,通过多批次数据对比,预测材料在月球表面长期服役的性能变化趋势。研究特别关注高低温循环、粒子辐照等因素对材料结构的影响,这些数据将直接服务于月球基地建造方案的设计优化。

针对月球建造的特殊需求,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榫卯结构月壤砖设计方案。这种传统建筑智慧与现代航天技术的结合,有望解决月球原位建造的关键难题。据测算,将地球材料运送至月球的成本高达每公斤20万美元,因此利用月壤就地取材成为必然选择。通过机器人自动化组装技术,未来可能实现"月球版"积木式建筑,逐步构建起人类首个地外栖息地。

目前返回的样品已进入详细检测阶段,科研人员将通过显微结构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深入探究太空环境对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机制。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月球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也为其他深空探测任务中的原位资源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