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破局工业“黑箱”:华为以技术革新驱动油气矿山降本增效

   时间:2025-11-28 13:07:09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工业互联网领域曾长期面临外界质疑,被认为徒有展示价值却缺乏实际生产力。近日,华为在油气矿山行业媒体沟通会上,通过一系列核心生产数据,展示了其推动AI技术深度融入工业核心流程的实践成果,试图打破这一固有认知。这场由华为主导的技术变革,正以“自下而上”的渗透方式,重新定义重工业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在传统工业场景中,AI应用多局限于视觉识别等外围环节,难以触及核心工艺环节。华为油气矿山军团副总裁吴海宇指出,智能化发展已从单点突破转向规模化复制,关键在于解决实际业务痛点。以钢铁行业为例,高炉内部反应涉及1400多个耦合参数,过去完全依赖老师傅经验操作。华为通过融合AI大模型技术,实现了炉温精准预测,有效平抑温度波动。据测算,单座高炉每年可因此节省约1000万元成本,这种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转变,正成为重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价值所在。

技术投入的商业回报率始终是企业关注的焦点。华为中国政企油气矿山系统部部长金伟锋用具体案例回应了质疑:在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基于盘古大模型开发的“坤安”大模型及“金属智眼”系统,将铝合金显微组织分析时间从3-5分钟压缩至10秒内,效率提升超90%,分析精度达99.5%。在矿山场景中,内蒙古伊敏露天矿的实践更具说服力——300台无人矿卡在零下40度极端环境下自主作业,不仅摆脱对驾驶员的依赖,综合运输效率提升20%,每年节省燃油1.5万吨,折合人民币约1亿元。这些数据表明,AI技术正在创造可量化的经济效益。

行业面临的深层挑战在于系统碎片化与数据孤岛问题。中国油气矿山企业普遍存在“烟囱式”建设困境,各部门系统互不兼容,数据流通受阻。华为通过“矿鸿”操作系统统一设备接口与数据标准,帮助中煤集团将数据采集完整率从不足60%提升至90%以上,为AI应用打通数据通道。在安全领域,华为尝试用技术重构防护体系。吴海宇以长庆油田为例,AI技术使特殊作业隐患识别率达94.1%,较传统方式提升近18个百分点。这种“治未病”的预防性安全模式,正在推动矿工从高危作业面撤离,印证了“从业者向数字化操作员转型”的行业趋势。

面对即将到来的产业变革,华为明确自身“黑土地”定位,强调通过“伙伴+华为”的协同模式推动技术落地。针对行业专业知识与AI融合难题,华为中国政企油气矿山Marketing与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邹国栋提出“联合创新”路径。以宝武钢铁为例,双方共建的高炉大模型将AI深度嵌入炼钢核心工艺,使技术从辅助系统升级为生产智能引擎。通过与中铝、宝武等龙头企业合作,华为正将通用AI技术转化为特定场景的生产力工具。

在技术架构层面,华为推出的云边协同方案正在降低AI应用门槛。企业可基于通用大模型快速开发场景化应用,避免重复造轮子。这种模式预示着工业AI将告别“定制奢侈品”时代,向“工业必需品”阶段迈进。当技术渗透从试点示范转向全产业链规模化落地,重工业的数字化转型正迎来新的发展范式。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