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中国航天日这一天,伴随着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的轰鸣,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再次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一壮举不仅激发了国人的自豪感,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航天员太空生活的好奇。
关于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社会上流传着诸多传言。比如,有一种说法认为太空环境会导致航天员基因突变。这一说法源于美国航天员斯科特在太空期间出现的一些生理变化。然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指出,这些变化实际上是基因表达层面的,而非基因本身的改变。他解释说,基因表达受环境因素影响,人在地球上生活时基因表达也会发生变化,太空环境只是加剧了这一过程。
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睡眠方式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有传言称,由于太空失重环境,航天员都是飘着睡觉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为了安全起见,航天员在睡觉时都会将自己固定在舱内的睡袋中。在神舟飞船任务早期,航天员需要将睡袋固定在舱内,然后钻进去睡觉。而现在,随着中国载人航天进入空间站时代,航天员们拥有了宽敞舒适的独立睡眠区,可以“躺着”或“站着”睡觉,根据个人喜好选择睡袋的固定方式。
关于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饮食和体重变化,也有传言称太空伙食太好,航天员容易发胖。然而,实际上,航天员在太空中的体重通常会减轻2至3公斤。这是因为失重环境下,航天员体内易出现水分丧失及肌肉萎缩等状况。同时,由于体液在体内的分布模式发生变化,航天员的面部看起来可能会发胖,腿部则会变细。这些现象在航天员刚进入太空的前几天最为明显,随着人体对失重环境的适应,会逐渐缓解。
对于女航天员而言,有传言称她们必须生育后才能进入太空,否则会影响生育。对此,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传播专家庞之浩表示,这是无稽之谈。虽然太空飞行存在较大风险,但不会对女航天员的生育造成负面影响。太空生活会对航天员身体产生一些影响,如身高增高、肌肉和骨骼退化等,但人体适应能力很强,过一段时间就可恢复正常。
关于不穿航天服在太空中的后果,有传言称航天员会被瞬间冻住或爆炸。然而,这些说法并不准确。空间站附近的太空环境并非一直处于低温状态,而且即便在寒冷环境中,由于真空环境的影响,人体热量也不会瞬间散失。不过,不穿航天服在太空中仍然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航天员会暴露在极端温度、辐射和缺氧等威胁之下。
最后,关于航天员的选拔标准,有传言称航天员不能是近视眼,不能戴眼镜。然而,实际上,低度近视者是被允许进入太空的。在飞行任务的上升段,由于存在火箭震动、过载等复杂情况,航天员不会佩戴框架眼镜,但可以佩戴隐形眼镜。在空间站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航天员可以正常佩戴框架眼镜。这一政策的调整也反映了航天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对科研人员需求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