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官网发布了一则重要通知,旨在就《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公开征求各方意见。此举意在填补当前对于隐藏式车门内把手等新型设计在安全规范上的空白,确保汽车行业的安全标准与时俱进。
隐藏式门把手近年来备受车企青睐,其优雅的设计无疑是一大卖点。这类门把手不仅外观简洁流畅,能够完美融入车身线条,减少视觉上的干扰,更赋予了车辆一种强烈的时尚感和科技感。没有多余的部件,整个侧面线条更加流畅,无疑提升了车辆的整体美感。
除了美观之外,隐藏式门把手在功能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采用这种设计,车辆的风阻系数可以得到有效降低。研究数据显示,在车速达到40km/h时,隐藏式门把手能帮助车辆百公里电耗减少0.005kWh;而当车速提升至80km/h时,电耗的降低更是达到了0.12kWh。当车主靠近车辆时,隐藏式门把手会自动伸出,宛如迎宾一般,既增加了仪式感,又体现了电动车的科技魅力。
然而,在追求美观和功能的同时,隐藏式门把手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此次征集意见中,明确指出了隐藏式门把手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包括强度不足、控制逻辑存在潜在风险、识别操作困难(因隐蔽无标志)、断电后失效以及夹手风险等。据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汽车事故中,有12%的救援延误与门把手设计缺陷直接相关。隐藏式门把手过度依赖电力,一旦发生碰撞或断电,车门可能无法打开,且破拆时间更长,增加了救援难度。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无针对隐藏式门把手的强制标准。相比之下,传统机械门把手需要经过高低温、振动、冲击等50多项严格测试,而电动隐藏式门把手则主要依靠车企的自觉性和自律性。这一现状无疑加剧了隐藏式门把手的安全风险。
因此,工信部此次出手整顿,无疑是对当前汽车行业智能化、电动化转型过程中安全问题的有力回应。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标准和规范已经难以适应新的时代需求。然而,无论技术创新如何推进,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对于隐藏式门把手这一新型设计,如何在确保美观和功能的同时,加强安全监管和标准制定,将是未来汽车行业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对此,您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