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本汽车制造业传来新动向,日产汽车公司决定搁置在日本本土建立首个纯电动汽车(EV)电池厂的规划。这一变动源于公司财务状况的不佳,使得大规模投资显得力不从心。与此同时,丰田汽车也宣布将国内电池工厂的建设计划延期,此举进一步凸显了日本在构建本土电池供应链上遭遇的重大阻碍。
日本媒体分析指出,在电动汽车电池市场,中国企业展现出了强大的全球竞争力,这对日本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特别是在全球范围内,中国企业的崛起让日本在这一关键领域的自主可控面临挑战。
宁德时代作为电池行业的佼佼者,其表现尤为引人注目。据统计,自2017年以来,宁德时代已连续八年位居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榜首,2024年的市场份额更是高达37.9%。即便是在海外市场,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也占据领先地位,2024年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7.0%。在储能电池领域,宁德时代同样表现出色,连续四年蝉联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第一,2024年的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36.5%。
与此同时,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产业持续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量达到115.1万辆,同比增长40.3%;批发销量和零售销量分别为113.3万辆和90.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0.2%和33.9%。尽管环比数据有所波动,但整体增长态势依然稳健。从今年1月至4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量达到332.4万辆,同比增长35.7%;出口量则达到59万辆,同比上涨26.7%。
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产业的蓬勃生机,也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在全球电动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企业正不断巩固和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为全球电动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