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一句古老的谚语“志同者,不以山海为远”正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兴起,汽车座舱的智能化变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这一趋势不仅重塑了汽车制造商的产品形态,也深刻影响了零部件供应商的业务布局。
在这场变革中,安通林(Antolin)以其深厚的行业积淀和前瞻性的市场洞察,成为了全球汽车产业链本地化浪潮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尽管与博世、大陆、采埃孚等国际巨头相比,安通林在公众视野中相对低调,但这家拥有75年历史的座舱系统供应商,在中国市场已经深耕22载,其技术和服务覆盖了市场上80%的主流整车品牌,平均每三辆车中就有一辆搭载了安通林的产品或技术。
安通林中国区总经理兼集团技术革新事业部全球副总裁艾娟表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和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安通林的全球战略版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智能化浪潮,安通林不仅紧跟潮流,推出了覆盖智能座舱、顶棚系统、门板系统、智能表面、动态氛围灯光、电子顶置控制台、电子控制器等量产解决方案,更在技术创新上不断突破,以满足消费者对汽车内饰体验感和个性化需求的日益提升。
在安通林看来,汽车内饰的蜕变是大势所趋,互动式显示的需求正不断增长并呈现多元化趋势。为此,安通林将新技术赋能于传统内饰部件,推出了如SUNRISE座舱等代表产品,集成了隐藏式照明、无缝设计和背光等功能细节,为用户提供了更直观、更吸引人的用户界面和卓越的驾驶体验。同时,在智能电子控制方面,安通林也推出了车顶域控制器和车门域控制器等新产品,旨在为客户提供集成度更高、空间要求更小、简化整车线束布置的区域控制系统。
安通林在中国市场的本地化布局不仅限于生产和销售,更在研发和创新上加大了投入。目前,安通林在中国市场拥有27个生产基地与即时生产中心,本地化团队将近4000人,其中超过65%的收入来自中国本土客户。同时,安通林还在上海、广州、苏州、常熟等地设立了研发中心,不断扩充研发人员数量和能力,增加投资实验和验证设备,以更好地满足本土市场需求。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安通林表示,其全球战略建立在创新、可持续发展和本地化三个核心支柱之上,正在调整研发和产品组合以满足本土需求,并利用中国的速度和生态系统优势为国内外的主机厂服务。未来,安通林将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利用中国的市场和技术优势服务亚太乃至全球市场。
面对汽车内饰市场的激烈竞争,安通林正通过组织重构、产业协同与产品迭代构建自身的竞争优势。在应对策略上,安通林聚焦于组织提效、产业链协同、出海护航和技术迭代四个核心方向。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打通产业链、建立稳固供应关系以及依托全球网络和本土团队助力中国车企进军国际市场等措施,安通林正在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方面,安通林与伟亚光电、Saint - Gobain Sekurit、E - Ink等合作伙伴联合开发了一系列创新产品,并与众多汽车制造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安通林强调,在其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众多优秀合作伙伴的支持和帮助,这些合作伙伴涵盖了国际和国内、私营企业和上市公司以及创业公司等多个领域。
面对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强度,安通林以“最新的技术、最好的价格、频繁的推陈出新”为应对措施,不断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在安通林看来,面对如此高要求且飞速变化的市场,抱团合作是明智的选择。未来,安通林不仅将继续作为Tier1供应商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更希望成为主机厂在技术与战略层面的长期合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