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正经历一场围绕电池安全认证的激烈竞争。今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了新版《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设定为强制性标准,并引入了底部撞击测试、快充循环后的安全评估等极端条件下的考核。
在这场“安全升级”的考验中,9家电池制造商与20家汽车制造商积极参与,并纷纷宣布已通过新国标认证,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新的安全标杆。其中,宁德时代尤为突出,4月27日,它凭借麒麟电池成为国内首家通过新国标检测的企业,该认证由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颁发。随后,宁德时代的多款电池包,包括天行B-客车系列、天行H-重型商用车系列和天行L-轻型商用车系列,也在权威检测机构通过新国标检测,成为首批满足新标准的商用动力电池。
比亚迪也不甘落后,其刀片电池和闪充刀片电池在新国标发布前就已通过多项极端测试,包括针刺穿透测试和碾压测试,均表现出色。尤其是闪充刀片电池,不仅通过了400kN的挤压测试,还在刮底测试中表现优异,成为行业内首款通过新国标的兆瓦级动力电池。
中创新航作为新国标的核心起草单位之一,也成功通过新国标标准认证,体现了其在安全技术上的深厚积累。与此同时,瑞浦兰钧的PHEV系列问顶54Ah电芯产品也通过了新国标认证,成为行业首批达标企业之一,该电池产品以高安全性、长寿命和强适配性为核心竞争力。
欣旺达在超充电池领域取得了突破,其动力闪充电池3.0成为行业内首个获得新国标认证的超充电池产品。该产品通过了多项行业首创的极限安全可靠性测试,确保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电池性能稳定,不起火不爆炸。
车企方面,极氪凭借自研自产的神盾金砖电池,成为国内首批获得新国标检测报告的新能源车企。极氪的神盾金砖电池通过了220项系统级测试和682项零部件测试,安全性能卓越。吉利、长城哈弗、魏牌、小鹏、智己、鸿蒙智行、零跑汽车等品牌也相继宣布通过新国标认证,展示了行业在安全技术上的整体进步。
在新国标实施的背景下,许多企业早已开始布局安全技术,并提前满足了新标准的要求。例如,蜂巢能源的蜂行短刀电池和亿纬锂能的圆柱产品都已实现了“不起火、不爆炸”的目标。据行业观察,4月新能源车销量TOP10中,有8家企业已官宣通过新国标认证,显示出行业对新标准的积极响应。
大部分电池企业和主机厂在新品开发设计时,都留有足够的安全冗余,其安全性能甚至超越了新国标的要求。这一年的缓冲期,不仅有利于市场全系列车型的安全升级,也加速了安全技术的普及。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电池安全已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新国标的实施,不仅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标准,也促进了企业在安全技术上的投入和创新。未来,随着更多企业通过新国标认证,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这场围绕电池安全认证的竞争中,企业不仅展示了自身的技术实力,也为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安全发展做出了贡献。随着安全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新能源汽车将更加安全、可靠,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