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陆家嘴金融沙龙举办的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上,一场聚焦“大模型金融应用及创新”的论坛吸引了众多行业目光。富民银行行长赵卫星在此次论坛上,就中小银行在金融大模型应用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发表了深刻见解。
赵卫星以富民银行的实践为例,详细阐述了金融大模型带来的变革。他指出,通过大模型重构内部流程,富民银行不仅实现了人员的精简,还使自动代码撰写率超过了50%,这充分证明了“AI+业务流”的高效性。赵卫星强调,这些成效是在聚焦降本增效的真实价值场景中取得的。
同时,赵卫星也提醒业界警惕技术应用中的误区。他提到,过去“开放银行”等概念曾导致资源错配,因此大模型的应用应更加审慎。他认为,大模型应优先解决风控、审计等核心场景中的“人机协同”问题,而非盲目追求技术标签化。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认同。
在谈到未来银行的发展趋势时,赵卫星表示,银行需要从“产品主导”转向“客户需求驱动的智能体生态”。他提出,通过构建通用大模型底座、行业知识库和动态数据流,可以让金融产品更加适配企业经营需求,从而摆脱传统风险偏好的束缚。他还特别指出,金融业应避免陷入“技术军备竞赛”,而应在算力经济与绿色发展的平衡中寻找突破口。
赵卫星进一步强调,富民银行作为以科技驱动的产业生态银行,一直致力于借助前沿数字技术手段,加速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探索。他表示,富民银行将继续坚守金融本源,积极构建科产融协同生态,持续强化新质生产力赋能。通过这些努力,富民银行将为产业发展注入全新动能,成为生态企业的优质合作伙伴,为新重庆建设增势赋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