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米汽车崛起,保时捷特斯拉在华销量承压

   时间:2025-07-11 05:39:43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智能电动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小米汽车的崛起无疑给行业带来了巨大震动,尤其是对保时捷和特斯拉这两大巨头的影响尤为显著。

小米SU7自上市以来便展现出强劲的销售势头,上半年累计销量突破15.74万辆,而新车型YU7更是在开售18小时内锁单达到24万,工厂正加班加点以满足市场需求。这一景象与特斯拉和保时捷的境遇形成了鲜明对比。近期,两者几乎同时公布了交付数据,均显示出在华销量的下滑趋势,尽管下滑幅度尚未至惨不忍睹,但前景已不容乐观。

回顾历史,特斯拉与小米汽车的渊源颇深。12年前,马斯克曾在特斯拉工厂亲自接待了小米创始人雷军,共同探讨电动车的未来。如今,小米汽车已成长为特斯拉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尤其是在高性能豪华轿跑这一细分领域,小米SU7的冲击尤为猛烈。小米汽车以新秀之姿,上市一年多便月销稳定在2万台以上,这一成绩相当于保时捷在中国半年销量的总和,无疑让保时捷的地位受到挑战。

面对小米汽车的冲击,保时捷CEO奥博穆在上海车展上表示,未来两到三年内将见证保时捷作为电动品牌的存在。这一言论一度被外界解读为保时捷将在中国停止出售电动车,但随后保时捷中国迅速辟谣,称电动化目标不变,并将推出全新纯电动Cayenne车型。

然而,奥博穆对小米汽车的看法却显得颇为不屑。他认为,小米汽车以低价策略火爆市场,但其“驾驶能力”无法与保时捷相提并论。这种观点究竟是老牌超豪华品牌的底气,还是面对新锐对手的无奈挽尊,颇耐人寻味。但可以确定的是,保时捷在中国的销量已难以再现昔日辉煌,其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正逐渐下滑。

与此同时,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同样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作为全球电动车市场的领头羊,特斯拉在2024年遭遇了13年来的首次全年交付下滑。尽管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上承诺到2025年汽车业务将恢复增长,但前两个季度的表现却令人担忧。特斯拉全球销量连续两个季度同比两位数下降,中国市场同样未能幸免。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遭遇,很大程度上源于小米汽车等竞争对手的崛起。小米YU7在设计、内饰、车机智能化以及定价方面,都给特斯拉Model Y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外媒甚至认为,小米汽车将成为特斯拉真正的“杀手”,让Model Y的销冠神话难以延续。面对这一局面,马斯克不得不亲自下场救市,不仅解雇了负责北美和欧洲业务的心腹奥米德·阿夫沙尔,还亲自掌管特斯拉的销售业务,睡在销售办公室里,以期扭转颓势。

特斯拉在中国的希望依然寄托在马斯克身上,而马斯克的希望则寄托在中国市场。面对小米汽车等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特斯拉能否在中国市场重拾昔日辉煌,尚需时间给出答案。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