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百度华为同日开源大模型,生态卡位战打响,原创性成焦点

   时间:2025-07-11 18:12:03 来源:AI大模型工场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2025年上半年即将结束之际,大模型行业迎来了一场引人注目的“同日竞技”。在这场竞技中,百度与华为两大科技巨头相继宣布了开源计划,为AI生态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百度率先行动,开源了其文心4.5系列大模型。此次开源涵盖了4个不同尺寸的模型,从轻量级的0.3B参数到47B参数的混合专家(MoE)模型,以及多模态等多种任务需求的模型一应俱全。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百度不仅开源了模型,还首次实现了框架与模型的“双开源”,兼容Pytorch和PaddlePaddle两大主流框架,并通过自研的AI引擎FastDeploy,支持多种部署场景,包括端、边、云、移动甚至小型算力盒子。

百度的这一系列动作,显然旨在通过提供一套“开箱即用”的工具链,降低AI应用开发的门槛,吸引更多的中小开发者和行业客户。这一策略不仅体现了百度在AI生态建设上的雄心壮志,也反映了其对市场窗口期的敏锐洞察。

紧接着,华为也宣布了开源计划,开源了包括语义、视觉、多模态等多个领域的“小模型”家族,以及盘古70亿参数的稠密模型和盘古Pro MoE 720亿参数的混合专家模型。与百度不同的是,华为将模型开源的部署场景与自家的昇腾AI芯片进行了“绑定交付”,实现了端到端的性能优化。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模型的可用性,更传递出华为正在构建一个“自洽的国产AI体系”的信号。

事实上,百度与华为几乎在同一时间节点开源,并非巧合。这背后反映了AI产业底层结构正在发生的深刻转变。随着算力与成本成为大模型发展的现实约束,企业客户对定制化、可控化、低门槛的需求日益迫切,以及国家政策层面对国产芯片、国产框架的重视,头部玩家纷纷开始构建“去A化”的生态选项卡。

在这场转变中,百度选择了用“开源模型+部署框架”的组合拳撬动企业应用,而华为则选择了用“模型开源+芯片绑定”的策略强化产业闭环。这两种不同的生态路线,实际上体现了百度和华为在AI生态建设上的不同理念和战略意图。百度押注的是从模型出发向外连接,形成广泛的生态网络;而华为则更注重从芯片出发向上整合,构建一个完整且自洽的国产AI体系。

随着百度和华为的出手,国产大模型正式迈入了产业基础设施战的新阶段。开源只是这场战役的哨声,后续的生态培育、企业支持、标准化能力、场景适配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在这场没有明确规则的生态战争中,谁能快速走出“光有模型不成生态,开源不能只停留在GitHub”的困境,谁就能在AI基础设施之争中占据先机。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