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当代中国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时,“创新”无疑是一个核心关键词。随着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浪潮不断推进,特别是数字化转型的迅猛加速,全国各地在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多个领域,正以惊人的速度推动创新,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
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正在深刻改变着现代化产业的面貌。从北京作为科技创新的高地,到广东的创新引擎作用,再到安徽的前沿探索,无不展现出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的勃勃生机和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图景。
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房山园,一辆无人驾驶大巴正在平稳行驶,它不仅能够准确变道、避让障碍,还能360度监控路况,实现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智能化驾驶。驭势科技董事长吴甘沙表示,AI司机已经广泛应用于机场行李转运、农场生猪搭载、深井货物运输、城区环卫巡检等多个场景,成为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生动写照。
在北京海淀区,一片约9.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聚了智源研究院、智谱、面壁智能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企业,这里是人工智能研究的最前沿,不断涌现出全球性原创成果。智源研究院院长王仲远强调,灵活的运行机制是研究院的突出优势,他们打破传统科研立项制度和繁琐管理流程,将研究方向管理权交给研究团队,激发了青年人才的创新活力。
截至目前,从智源研究院走出的青年人才已经创办了10余家具有核心技术的人工智能企业,其中不乏估值超百亿元的佼佼者。智源研究院发布的“悟界”系列大模型,包括全球首个原生多模态世界模型Emu3在内,这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与真实环境深度交互,将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从数字世界拓展至物理世界。
在安徽,智能语音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领域。科大讯飞推出的双屏翻译机,支持85种语言离线翻译和拍照翻译等功能,广泛应用于国际展会、商务洽谈等专业场景,已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科大讯飞通过优化产业生态,推出讯飞开放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一站式智能服务解决方案,目前开放平台已拥有超过809项AI产品及能力。
在广东,人工智能在居家养老领域的应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东莞元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新一代老人智能看护机“亲鹿Z9”,能够实时监测老人的体征情况,并在紧急情况下自动拨打子女电话,为银发一族提供了实用、易用的智能产品。
新能源汽车产业同样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北京,汽车产业已成为制造业的第一大产业,小米汽车、理想汽车等8家整车企业在京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大幅增长。小米汽车工厂的建设速度和高效的全链路数字化管控,成为汽车产业升级的典范。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表示,小米汽车的成功得益于坚持技术为本和高端化引领,以及北京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成熟的产业基础。
在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华霆动力等企业在动力电池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蔚来汽车在合肥的第二先进制造基地,自动化生产线忙碌有序,展现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勃勃生机。
机器人产业同样大步向前。在安徽芜湖,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化技术,在多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安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规模总量和产业竞争力跃居全国前列。
在深圳,人形机器人成为市场新宠。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具备优秀的运动能力,能够完成跑步、前空翻等高难度动作,并广泛适配多种场景。深圳市龙岗区作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全域全时应用示范区,正在全面实施“All in AI”战略,打造全国首个机器人剧场和机器人街区。
北京也在人形机器人赛道上发力,初步打造了国内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应用示范高地和高端产业集聚区。北京市财政出资设立百亿元级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形成了覆盖早期研发到场景应用的全链条投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