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基金规模破34万亿创新高,主动权益基金却遭基民冷遇

   时间:2025-07-26 21:11:5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公募基金行业的最新数据揭示了一个惊人的里程碑:二季度末,公募基金总规模跃升至34.05万亿元,较一季度增长了7.04%,同比增幅更是达到了10.76%。尽管银行与券商的物理网点显得冷清,基金市场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规模扩张。

深入剖析这34万亿的构成,不难发现,债基、货基以及被动指数产品成为了资金涌入的热门选择。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主动权益基金却面临着资金撤离的困境。据统计,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净赎回量达到了1073亿份,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赎回比例高达4.75%,高居各类基金之首。

公募基金行业这一里程碑式的增长背后,也隐藏着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非货基金规模突破了20万亿元大关,债券基金规模增至10.77万亿元,货币基金总份额更是达到了13.79万亿份。商品基金也异军突起,规模环比增长了47.8%,达到268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国家队”资金在二季度ETF规模扩张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多家头部基金公司的ETF产品规模大幅增长。

然而,主动权益基金的规模却仅维持在3.34万亿元左右,份额更是连续九个季度下滑。这一数据反映出,普通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仍有待提升。在资金避险情绪浓厚的背景下,稳健型资产成为了资金的避风港。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分别获得了4592亿份和8876亿份的净申购,FOF基金和公募REITs的规模也有所增长。

指数投资的崛起成为了市场的一大亮点。ETF总规模达到了4.31万亿元,环比增长13.42%,股票型ETF规模更是升至3.23万亿元。华夏基金等公司的指数产品在公司非货规模中占比高达六成以上,显示出指数投资已成为主流趋势。与此同时,主动权益基金普遍遭遇资金撤离,即便是绩优基金也难以幸免。

在市场行为方面,投资者展现出了矛盾的态度。一方面,部分科技主题基金尽管业绩不佳,却吸引了大量资金“越跌越买”;另一方面,多只医药基金在获得高额回报后,却遭遇了“回本就卖”的赎回潮。机构投资者的操作则更为稳健,主动权益基金整体股票仓位提升,基金经理的风险偏好明显增强。

在行业配置上,公募基金重仓押注“科技+医药”双主线。电子行业配置比例稳居第一,医药生物紧随其后。通信、银行和国防军工成为二季度增持最多的行业,而食品饮料和汽车则遭遇减持。海外算力成为最鲜明的加仓方向,光模块/PCB等AI算力链标的获机构集中增持。

市场风格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中小盘成长股正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主动权益基金对中证500的配置比例达到2018年以来最高点。基金经理在季报中普遍传递出结构性乐观观点,采用“杠铃策略”进行布局。个股层面的抱团效应持续减弱,基金经理正在挖掘更多黑马股以分散投资风险。

尽管公募基金行业规模再创新高,但市场仍面临多重挑战。主动权益基金份额连续下滑,反映出投资者风险偏好尚未根本性改善。持仓集中度连续回落,抱团效应减弱,基金在波动率因子上的暴露显著增加,操作风格更趋激进。产业层面,新旧动能转换仍在进行中,公募基金对泛新能源持续减仓,而TMT和恒生科技持仓比例则大幅上升。

多位绩优基金经理在季报中警示了当前市场面临的风险,包括贸易摩擦、企业盈利修复滞后以及局部估值过高等问题。基金公司也在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推出创新产品和服务以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34万亿的基金海洋中,市场的每一次波动都蕴含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理性分析各种因素,以做出更为明智的投资决策。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