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白酒界近日掀起了一场风波,起因于今世缘经销商团队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一系列海报。这些海报不仅迅速在行业内引发了关注,还意外地暴露了今世缘在市场策略上的短板。
从7月19日开始,今世缘的经销商们在朋友圈广泛传播了两张引人注目的海报。第一张海报上写着“原浆、真年份?无论年份多少,好喝才是王道”,而第二张则宣称“好酒不仅请兄弟,好酒大家一起喝”。这些海报迅速在白酒爱好者与业内人士中传播开来,被解读为对洋河“真年份”战略及“兄弟情”营销的微妙讽刺。
然而,这场看似精心策划的“对标式”营销并未如愿提升今世缘的品牌形象。相反,它意外地让今世缘自身的软肋暴露无遗,包括基酒产能的疑问和全国化布局的困境。不少网友对今世缘此次的营销手法表示不满,认为其缺乏格局。
事情的背景要追溯到6月底,洋河推出了定价59元的“真年份”光瓶酒,强调其选用核心产区基酒,并经过100%三年陈酿。同时,洋河还与京东联手推出了“兄弟情”营销策略,旨在强化其亲民形象。这一系列举措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反响,洋河大曲高线光瓶酒线上预售首日即告售罄,线下渠道同样火爆。
在这样的背景下,今世缘的海报无疑被视为对洋河的直接挑战。然而,今世缘在海报中提出的“好喝才是王道”的观点,却未能提供具体的量化标准来支撑,显得缺乏说服力。酒业分析师肖竹青在社交媒体上直言,今世缘这种不谈年份的做法颇有些阿Q式的幽默,并质疑其高端产品的定价依据。
事实上,今世缘一直未公开其产品的具体年份信息,其宣传仍停留在诸如“新一代清雅酱香”、“酒中宝石”等模糊概念上。随着消费者对真实透明信息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今世缘这种概念营销的方式已不再受欢迎。有网友尖锐指出,今世缘自身都不敢公开年份信息,有何资格质疑别人的年份酒?
今世缘的基酒产能问题也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有传言称今世缘可能外购基酒进行勾兑,这被认为是其不愿公开年份信息的原因之一。此次营销事件无疑加剧了外界对今世缘基酒产能的质疑。
随着舆论的持续发酵,一张疑似今世缘内部沟通的聊天截图在网上流传。截图中显示,此次事件被冠以“洋河黑淡雅”之名,并要求删除所有朋友圈发布的宣传海报和视频。同时,公司表态不参与对竞品的评论和抹黑。尽管海报和截图的真实性尚待确认,但今世缘在营销上频繁翻车已是不争的事实。
从去年的“国缘四开销量第一”争议到“姜萍事件”,今世缘在营销上屡屡踩雷。这些事件背后,透露出今世缘急于破圈、实现全国化的焦虑。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世缘的全国化进程并不顺利。尽管公司在省外市场加大了投入,但营收占比仍然较低,且成本高涨。
相比之下,洋河在全国化布局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其江苏市场与省外市场的营收结构更为均衡,且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较高的品牌力和号召力。肖竹青认为,洋河正在通过主动调整来换取下一轮的增长弹性,而今世缘则陷入了治理短板、短视营销和结构性瓶颈之中。
此次营销事件不仅暴露了今世缘在市场策略上的不足,也折射出江苏白酒双雄在存量竞争时代的深层博弈。在白酒行业进入“存量精耕”阶段的背景下,消费者需要的是真正可验证的品质与文化共鸣,而非简单的蹭热点和热闹。今世缘此次的翻车事件无疑给其敲响了警钟:短视的营销套路已经玩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