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汇区近日举办的一场聚焦人工智能的全球盛会上,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共赢金砖”论坛吸引了广泛关注。论坛以“凝聚金砖智慧,共筑智能未来”为核心议题,旨在探讨人工智能产业的全球发展趋势与合作机遇。
据联合国贸发组织的预测数据显示,到2033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的规模将达到惊人的4.8万亿美元。这一预测凸显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特别是在新兴市场国家,其发展势头尤为强劲。
论坛上,两大重要国际合作网络——“金砖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合作网络”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国际网络”(AIIA Global-Link)正式宣告启动。前者由金砖AI中心牵头,汇聚了来自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等金砖正式成员及伙伴国的多方力量,旨在通过高层协调、跨国交流和标准协同,深化金砖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政策对话与合作。
与此同时,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企业委员会也宣布成立,并发布了首项成果《人工智能企业全球化发展指南框架》。这一框架为人工智能企业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参考。
论坛期间,与会者还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地域分化现象及其带来的多元化发展契机。研究指出,越来越多的新型经济体正积极寻求参与人工智能发展的机会,全球治理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共同推动构建开放包容的人工智能国际生态。
为了更有效地指导企业全球化发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分享了多个成功案例和典型模式。他强调,企业应共建跨国协调平台、利用全球资本和本地人才资源、聚焦本地差异实现定制化部署、推进技术合规与安全联动等策略,以加速产品进入市场。
论坛共设三个主题篇章,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开源共享、国际治理等关键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将继续构建开放共赢的格局,为全球经济注入新动力,并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本次论坛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的指导,以及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等多方支持。作为金砖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合作的重要对话平台,论坛不仅促进了各方交流与合作,更为全球南方国家携手共进、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普惠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