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期发放的新一批“主驾无人”示范运营牌照,为中国RoboTaxi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高盛因此上调了对该市场规模的预期,认为这一举措将显著推动行业的增长。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市正式向小马易行科技、智行科技、赛可智能科技、上海强生出租汽车有限公司及上海友道智途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颁发了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证。这批运营证覆盖了智能出租和智能货运两大领域,标志着这些企业可以在指定试点区域内运营“主驾无人”的汽车,这是上海首次允许此类车辆在无人驾驶状态下向公众提供服务。
据上海市经信委汽车产业处处长韩大东透露,上海计划有序扩大自动驾驶的开放区域,并争取在今年年内实现浦东新区自动驾驶测试道路的全域开放,同时推动奉贤、闵行等区域的开放进程。这将为RoboTaxi的商业化运营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高盛分析师团队在最新报告中指出,上海的进展与他们之前对一线城市将引领行业初期发展的预测相符。他们认为,技术进步、成本下降以及生态系统的扩张等因素将共同推动RoboTaxi行业的增长。基于这些积极因素,高盛上调了对中国RoboTaxi市场的长期预测,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40亿美元,车队规模约为53.5万辆;到2035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610亿美元,车队规模达到230万辆。
获得新牌照的企业纷纷启动“主驾无人”商业化运营。小马智行将在上海浦东新区的金桥和花木区域开始运营全无人驾驶商业化RoboTaxi服务,并逐步扩展至其他地区。百度则与上海大众交通合作,运营其无人驾驶商业化RoboTaxi服务“萝卜快跑”。文远知行通过与奇瑞汽车及锦江出租的合作,也获得了无人驾驶RoboTaxi服务许可。上汽集团旗下的智己汽车、享道出行与强生出租则联合获得了新的示范运营许可,旨在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和浦东国际机场之间提供RoboTaxi服务。
除了深耕国内市场,中国RoboTaxi公司还在加速全球化布局。文远知行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启动了RoboTaxi试运营服务,小马智行也在获得卢森堡交通部门的L4级自动驾驶科研测试许可后,在卢森堡启动了路测。
随着浦东新区第三批自动驾驶测试道路的开放,上海市累计开放的测试道路里程已突破2700公里,覆盖了部分内环范围的中心城区。根据上海发布的《模速智行行动计划》,到2027年,L4级自动驾驶载客将突破600万人次,开放道路将超过5000公里,具备L2和L3功能的新车占比将超过90%。
高盛认为,上海的举措进一步证实了其观点,即一线城市将凭借更高的用户接受度、更强的监管支持和更好的运营效率,在RoboTaxi商业化的初期阶段实现更快增长。行业的积极前景受到多重因素的驱动,包括软硬件能力的提升带来的安全与乘坐体验改善、车辆物料清单成本的降低以及生态系统的不断扩张。
高盛上调市场规模预期的同时,也强调了中国RoboTaxi市场的巨大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中国RoboTaxi行业有望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