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市场的风云变幻,犹如银幕上的剧情一般跌宕起伏,让业内的每一个参与者都试图把握住其中的规律。随着暑期档过半,截至7月28日中午,今年暑期档的总票房仅为52.6亿元,与2024年同期76亿元的票房相比,今年的暑期档或将创下近三年来的最低迷纪录。
就在电影市场面临挑战之际,阿里大文娱集团于今年5月更名为虎鲸文娱集团,其旗下的阿里影业也于6月正式更名为大麦娱乐。这一更名背后,除了外界猜测的“IP去阿里化”因素外,更隐藏着从电影制作向全方位娱乐服务转型的战略意图。
大麦娱乐对此的解释是,他们将从科技和内容双轮驱动的电影业务出发,逐步拓展至涵盖电影、演出、商业衍生、剧集、艺人经纪等在内的全生态现实娱乐世界,构建一个涵盖内容制作、互联网宣发、泛娱乐内容数据服务、衍生品开发等在内的全产业链条。
此番战略调整正值春节档的辉煌与暑期档的未知之间,时机看似恰到好处。然而,从大麦娱乐今年在电影领域的投资情况来看,错失春节档的佳绩,加之暑期档市场表现扑朔迷离,使得其在电影板块的收入前景初露端倪。
与此同时,暑期档不仅是电影的竞技场,更是线上线下娱乐市场各板块间“此消彼长”的缩影。从阿里影业到大麦娱乐的战略延伸,其核心逻辑在于利用不同娱乐形式的兴衰变化,寻找新的增长点。
对比近年来春节档与暑期档的表现,不难发现今年电影票房的趋势:春节档集中度持续提升,或将对暑期档票房产生连锁反应。今年春节档凭借《哪吒2》等影片的助力,创下了历史新高,而暑期档则显得相对冷清。
尽管暑期档期间也有如《南京照相馆》这样的潜力影片,但整体票房表现仍不及往年。在《南京照相馆》上映前,7月18日的多部新片也未能激起太大水花,包括姜文的《你行!你上!》、大鹏的《长安的荔枝》等,票房成绩均不尽如人意。
大麦娱乐在电影市场的策略同样遵循着春节档精准投资、暑期档广撒网的规律。今年春节档,大麦娱乐参与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等影片虽取得不错成绩,但相比去年春节档的辉煌,今年其在电影板块的收入显然有所缩减。
而在暑期档,大麦娱乐参与的已定档电影中,虽有《东极岛》等备受瞩目,但面对整体低迷的市场环境,能否诞生真正的爆款仍充满不确定性。
面对电影市场的挑战,大麦娱乐在财报中指出,全球电影行业增长放缓,中国电影市场活跃度下降,而消费者对现场娱乐体验的需求却持续增加。演出市场的活跃度高于去年,成为大麦娱乐新的增长点。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同比增长10.85%,票房收入同比增长15.37%。大型演唱会等成为演出市场票房的突出品类。这一趋势无疑为大麦娱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大麦娱乐作为国内最大的线下活动票务平台,在演出、赛事、旅行、展览等票务售卖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一优势使得大麦娱乐能够串联起其业务版图,实现电影与其他线下文娱活动的互补。
随着电影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大麦娱乐正试图通过其差异化优势抓住市场脉搏。从电影制作到全方位娱乐服务的转型,不仅是对市场变化的应对,更是对未来娱乐市场格局的深刻洞察。
在存量博弈的娱乐市场阶段,大麦娱乐正以其独特的业务模式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寻找着新的增长点。电影市场的风云变幻或许难以预测,但大麦娱乐正以其稳健的步伐和创新的思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娱乐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