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第三方评级机构联合资信和大公国际相继发布公告,宣布将延迟出具或披露对辽宁省六家城市商业银行的评级报告。这六家银行分别是营口银行、葫芦岛银行、阜新银行、丹东银行、朝阳银行和抚顺银行。公告中提及,这些银行的延迟披露与它们正处于的改革化险进程密切相关。
具体而言,营口银行被指出正处于巩固深化改革成果的关键阶段,而其他五家银行则仍深陷改革化险的泥潭。联合资信在公告中明确表示,根据营口银行的反馈,该行遵循辽宁省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部署,因此决定继续延缓其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
值得注意的是,营口银行目前仍有存续的二级资本债券,债券余额为10亿元,上一次评级时间追溯至2020年7月20日,主体及债项评级分别为AA+/稳定、AA/稳定。尽管评级时间已久,但债券的兑付日定在2029年12月。
与此同时,葫芦岛银行、阜新银行、丹东银行、朝阳银行和抚顺银行也因各自处于改革化险期,选择审慎对外披露信息,决定暂不披露2024年的年度报告。这些银行的存续债券情况各异,但多数上次评级时间均停留在2021年,且评级结果多为稳定。
尽管这些银行多年未公布详细的年报信息,但一些股权拍卖的评估报告及股东的年报却间接透露了它们的财务状况。例如,营口银行在一份股权拍卖评估报告中显示,其资产总额从2021年的1672.86亿元波动至2023年的1770.96亿元,但净利润却从2021年的5.39亿元骤降至2023年的-9.29亿元。
阜新银行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根据一份股权拍卖的评估报告,该行2021年至2023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4.45亿元、10.93亿元和-12.44亿元,净利润则从2021年的盈利1180.59万元转为2023年的亏损24.51亿元。这些数据揭示了这些银行在改革化险过程中所面临的严峻财务挑战。
丹东银行、朝阳银行和抚顺银行的财务数据也通过不同的渠道得以披露。丹东银行截至2023年末的资产规模约为1088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3亿元,但净利润仅为167万元。朝阳银行截至2024年末的资产总额为1266.99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20亿元,但净利润仅为5.1万元。抚顺银行截至2024年末的资产总额为1362.58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51亿元,但净利润却为-8529.99万元。
这些银行在改革化险的过程中,不仅面临着财务上的挑战,还需应对信息披露的审慎要求。随着改革的深入,这些银行能否顺利走出困境,仍待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