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智元机器人成为焦点之一,该公司举办了一场以“全球视角下的具身智能新机遇”为主题的论坛,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的关注。
论坛上,智元机器人的合伙人、具身业务部总裁姚卯青分享了两项重要进展。首先,智元推出了名为“Genie Envisioner”的开源平台,该平台旨在为双臂机器人提供一个真实世界的模型,这在行业内尚属首次。其次,姚卯青还透露,精灵系列的下一代机器人——精灵G2,预计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发布。这款机器人在运动精度和场景适配性上将得到全面提升,并具备原生数据采集能力,这将进一步拓展具身智能的应用范围。
论坛结束后,姚卯青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其中也包括了蓝鲸科技的记者。在采访中,姚卯青不仅继续探讨了具身智能的技术突破,还首次回应了近期行业内高度关注的两大事件。一是智元中标了中国移动价值7800万元的人形机器人订单,二是智元推出了看似“跨界”的四足机器狗“智元D1 Ultra”。
关于中标中国移动的订单,姚卯青表示,这次合作的产品将主要应用于中国移动的门店和营业厅,承担接待和讲解等交互任务。但他也强调,这只是服务接待与导览场景的起点,未来在酒店、银行等服务业领域,人形机器人都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姚卯青还透露了智元的战略布局:“先商用、后民用”,即以B端的规模化应用来验证技术的可靠性。
然而,随着订单的增加,智元也面临着交付的压力。姚卯青坦言,目前上游的智身机构、关节、减速器等部件的产能和一致性是重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智元正在与供应商共同成长,并计划在今年进入“集中商业交付阶段”,出货量预计达到数千台。
除了人形机器人,智元还推出了四足机器人“智元D1 Ultra”。对于这一跨界举动,姚卯青解释称,四足机器人是智元“灵犀”产品线下的一个重要产品形态,它在个人陪伴、海外巡逻、家庭看护等多种场景中已展现出独特价值。姚卯青还强调,推出更多机器人产品和探索行业应用,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市场对智能化的需求,并为智元的核心业务——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提供指引。
姚卯青还提到了四足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四足机器人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为4.7亿元,同比增长42.68%。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增至8.5亿元。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姚卯青表示,智元并不是为了“内卷”而进入这个市场,而是希望通过推出更多产品和应用,来获取更多数据和反馈,从而提升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水平。
尽管四足机器人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姚卯青仍然对智元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表示,智元将继续专注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以满足市场对智能化的需求,推动具身智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