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的余温尚未完全消散,智能体(Agent)的概念已在业界掀起了新一轮的讨论热潮。7月30日,一位名为Eric的投资人在朋友圈发文,调侃道:“Agent能否替代人类尚难定论,但逛了一圈WAIC的展台,打工族们似乎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了。”
本届WAIC上,Agent无疑成为了最耀眼的明星。从“数字员工”到“行业助手”,从模型开源到与硬件的深度融合,展台上的智能体纷纷主动请缨,寻求实际应用的机会。京东、百度、蜜度、亚马逊等企业纷纷展示了各自在智能体领域的最新成果。
尽管热度空前,但智能体的实际应用与理想之间仍存在不小的差距。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研发者、使用者以及采购者等多方人士,试图探讨智能体在“打工”场景中距离真正替代人类还有多远。一位投资人直言不讳地表示,与其纠结于替代与否,不如先解决智能体的“幻觉”问题,让其能够真正落地。
在他看来,智能体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变成人”或“替代人”,而在于能够在具体任务中分担一部分工作量,从而改变人机协作的模式。智能体不会一蹴而就地取代打工族,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既映照出重复工作的枯燥,也揭示了企业流程中的低效环节。
相较于通用智能体,Eric更加关注大模型在垂直领域的应用。他认为,通用智能体要达到“数字员工”的标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比之下,那些业务明确、数据扎实的垂直领域智能体在WAIC上显得更具吸引力。“能够解决特定任务的智能体更容易获得商业化订单,谁能干活,谁就能率先脱颖而出。”Eric说道。
在WAIC期间,蜜度推出了针对舆情分析、公文写作以及校对场景的三个智能体新品。蜜度首席分析师、研究院副院长高威表示:“智能体并非为了替代打工族,而是希望帮助他们从繁琐、低效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专注于更具创造性和价值的工作。”她透露,这些智能体的训练基于团队过去十多年积累的行业语料。
然而,数据的处理并非易事。高威指出,企业需要将非结构化数据通过向量化处理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语义向量,这是智能体进行理解、分析与任务执行的基础。但这一过程往往面临数据清洗复杂、语义难以准确把握以及行业语料稀缺等挑战。她强调,数据处理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智能体在具体场景中的表现,也考验着企业对数据源质量、语义建模和任务需求的综合把控能力。
京东云则选择了更为开放的路线,开源了JoyAgent智能体,包括前端、后端、框架、引擎以及核心子智能体。这一举措使得用户能够针对不同场景快速调用智能体工具。据京东工作人员介绍,JoyAgent在GitHub上线仅三天就收获了1000颗星标,开发者对开源智能体的热情高涨。
百度则更加直接地推出了“数字员工”形象,如“产品经理胡馨月”和“汽车电话销售张雨欣”,负责金融、科技、汽车等垂直行业的具体任务。LangChain的调查显示,超过50%的公司已在生产环境中部署了智能体,近80%的公司正在开发中。智能体被视为大模型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但这条路并不平坦。
Crunchbase数据显示,Agent已成为2025年种子轮投资的主要趋势,截至2025年6月,AI Agent初创公司已筹集约7亿美元。然而,热钱的涌入也伴随着担忧。浙江容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顾巨峰表示:“并非每个大模型都能生存下来,通用型AI智能体也不例外。”他认为,真正有价值的模型都在行业应用中,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是否有甲方买单。
对于智能体是否会替代人类的问题,顾巨峰认为:“现在担心这个还为时过早,先把提升企业效率落到实处再说。”企业的热情确实高涨,但技术进步速度与应用落地之间的差距也引发了行业的焦虑。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产品部总经理陈晓建指出,企业在智能化转型的讨论中表现出高度热情,但在业务层面,稳定性、责任边界以及数据安全等现实要求却成为智能体落地的障碍。
一位金融企业采购负责人在WAIC现场表示:“特定场景、专业术语和精准交付是我们最看重的。”即使对智能体技术感兴趣,企业也更倾向于将其作为辅助工具,而非真正的替代品。他认为,智能体可以承担部分信息收集、初步撰写以及数据分析等重复性工作,但在需要判断和承担责任的环节,仍然需要人类的把控。
Gartner预测,到2027年末,超过40%的代理型AI项目将因成本攀升、商业价值不明确或风险控制不足而被取消。从现实情况来看,尽管智能体产品生态多元,但尚未出现真正的“爆款”,企业缺乏在用户群体中构建稳固黏性壁垒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已有不少AI硬件创业者尝试将智能体与硬件相结合,进行商业化探索。在京东展台上,记者看到了Ling宇宙AI学伴小方机、Fuzozo等教育类、陪伴类的智能体硬件。小方机主打“灵性互动”功能,让孩子能够与智能体进行实时视频互动,并结合硬件传感器进行多模态输入。
正如参加了本届WAIC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被誉为“人工智能教父”的杰弗里・辛顿所言,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就业市场,但好在部分岗位在短期内仍具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智能体不是人类,也无需成为人类。真正的价值在于让智能体在适当的地方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