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北证50年涨幅超40%,基金限购能否助力投资者理性布局?

   时间:2025-08-02 16:30:5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的深入实施,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交所)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2025年,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上行趋势,北交所更是表现抢眼,其北证50成分指数的涨幅显著超越了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及科创板指等主要市场指数。截至同年7月28日,该指数年内涨幅已超过40%。

北交所作为国内首个公司制证券交易所,其核心定位在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对健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起到了关键作用。北证50成分指数作为北交所的首个核心宽基指数,由50只在规模、流动性及市场代表性方面表现突出的上市公司证券组成,全面反映了北交所市场的整体运行状况。

纳入北证50指数的公司需满足一系列严格条件,包括上市时间、流动性及市值等方面的要求。具体而言,上市公司需在北交所上市超过6个月(除非其日均总市值排名前五且发行市值超过100亿元),且随着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上市调整时间可能会相应延长至12个月。入选样本还需根据过去六个月的日均成交额和日均总市值进行排名,确保入选的50只证券最具市场代表性。

北交所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九成,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企业占比接近八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更是超过一半。这些公司的募集资金主要投向绿色低碳、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及新材料等领域,展现了强大的成长潜力和市场吸引力。

北证50成分指数之所以成为市场热点,主要得益于其流动性和成长性。北交所整体市场规模相对较小,股票数量有限,使得资金流入时容易产生供不应求的情况,进而推动市场上涨。截至2025年7月28日,北证50成分指数中,45只股票的总市值在100亿元以下,仅有2只股票的总市值超过200亿元。

从成长性来看,北交所上市公司整体表现稳健。2024年,北交所265家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808.45亿元,实现净利润110.3亿元,盈利面达到85%。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北交所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

近期,多只北交所主题基金相继发布“限购令”,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例如,中欧北证50成份指数发起式基金自2025年5月27日起暂停大额申购,限购金额为5万元;随后在6月20日,该基金进一步将单日申购金额限制为5千元。同样,工银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也自5月28日起暂停大额申购,单日限购金额为5万元。广发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自去年11月起就设置了基金总份额上限,并采用“比例确认”原则对总规模进行控制;自2025年7月11日起,该基金的单日限购金额调整为15万元。

这些“限购令”的发布,主要出于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的考虑。对于被动型指数基金而言,大量申购资金的涌入可能导致基金收益摊薄,增加指数追踪误差,进而损害原持有人的利益。在市场情绪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追高”行为很容易引发亏损。由于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有限且市值规模较低,一旦市场行情不佳,大量赎回可能导致基金经理被迫以较低价格卖出股票,进一步加剧股票下跌和基金净值受损的风险。因此,基金经理通过限制基金申购和赎回,有助于控制资金流动节奏、保持基金稳定,并减少市场中的不理性行为。

北交所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融资平台,也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富的投资机会。然而,面对市场的波动和不确定性,投资者仍需保持理性,审慎决策。

未来,随着北交所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扩容,相信将有更多优质企业登陆北交所,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投资者也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以应对潜在的市场风险。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