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近日宣布,其即将推出的战略级车型星舰7,有望成为2024年下半年的又一爆款。这款车型不仅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还引发了投资者的浓厚兴趣。在星舰7发布前夕,吉利集团的管理层,包括董事长李书福、副董事长桂生悦、CEO李东辉及总裁淦家阅等,纷纷大手笔增持吉利汽车股份,耗资从数百万到数亿港元不等,彰显了对公司未来业绩和市场竞争力的坚定信心。
淦家阅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吉利正在调整策略,旨在让每一款新车都在其细分市场中成为爆款和标杆。他特别提到了银河E5和星愿的成功,并表示星舰7也将遵循同样的逻辑。据悉,星舰7将搭载多项先进技术,包括E-DHT智能无级11合1混动电驱和AI智慧能量管理系统,使得车辆在亏电状态下百公里油耗仅为3.75L,进一步提升了燃油经济性。
淦家阅还透露,2025年吉利银河系列将再添4款新车,包括2款SUV和2款轿车,目标同样是在各自细分市场树立标杆。这一消息预示着吉利在2025年将继续迎来产品大年,让人联想到2016至2017年间,吉利从博越到帝豪GL,多款车型在细分市场中大放异彩,资本市场表现也随之一飞冲天。
吉利集团副总裁、中央研究院院长李传海表示,2025年将是吉利的“技术收获期”,一系列新车和新技术将集中推出。他强调,吉利在算力等领域的前瞻布局也将迎来成果展示。李传海的言论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对吉利未来发展的信心。毕竟,吉利在动力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与雷诺集团合作研发混合动力和内燃机,以及梅赛德斯-奔驰在其量产车型上采用吉利研发的发动机技术,都是最好的证明。
据业内人士预测,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即将上市的几款吉利新车,有望在2025年为银河系列带来约120万辆的销量增量。届时,由燃油、电混、纯电三大板块共同驱动的吉利汽车,年销量有望突破300万辆大关。而到了2026年,随着极氪科技集团等子公司的快速发展,吉利汽车集团的年销量有望逼近450万至500万辆。整个吉利控股集团冲击550万至600万辆的年销量规模,也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
从市场反馈来看,吉利汽车的销量和盈利能力都在稳步提升。在北京的吉利经销商处,部分车型如星愿、星越L等,甚至出现了提车等待的情况。在五环内的吉利4S店中,“中国星”系列车型销量占比已高达三分之二,为吉利汽车的盈利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范峻毅介绍,随着银河序列纳入几何品牌,其销售渠道已得到充分保障,并分为两个网络销售。吉利还在加速渠道下沉至四五线市场,布局“千县千店”战略,但始终坚持“油电分离,渠道专注”的原则。这一战略不仅有助于吉利更好地覆盖市场,还能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在成本控制方面,吉利并未盲目追求降低成本,而是通过与产业链伙伴打造命运共同体,实现技术降本。淦家阅强调,整车厂和供应商是命运共同体,都是为用户服务的乙方。吉利要用技术倒逼研发,保证产品质量。他认为,汽车产业最终的竞争是技术竞争,只有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