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流玩具界,一个名为Labubu的角色悄然走红,带动了整个产业链条的火爆,尤其是其定制服装——娃衣,成为了小众市场中的热门话题。泡泡玛特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200%,其中Labubu系列产品的热销功不可没。新推出的“搪胶毛绒挂件盲盒”一经上线即被抢购一空,而原价99元的Labubu3.0盲盒隐藏款,在二手市场上价格飙升至2300元,溢价高达20倍。
随着Labubu的爆火,娃衣这一细分市场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潮玩爱好者周雨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想要原价买到Labubu几乎不可能,即使花大价钱在二手平台上抢到盲盒,带出去时发现别人的娃娃都穿着精致的衣服,自己当然也想给自家的‘娃’添置几件。”在娃衣消费上,几百元的盲盒都已入手,几十元的衣服自然不在话下。然而,令周雨惊讶的是,娃衣市场的消费力远超她的想象,真爱粉们普遍愿意为娃衣支付三位数的价格。
在淘宝和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虽然30至50元的娃衣仍是主流,但高价设计款娃衣也逐渐受到追捧。一些网红卖家设计的娃衣,原价百元左右,在二手平台闲鱼上甚至能卖到300元。据Statista数据显示,全球玩偶服装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5年突破2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2%。而Labubu的爆火,无疑为这个冷门赛道注入了新的活力。
深圳一家娃衣工厂的负责人豆子(化名)表示,自Labubu走红以来,她的工厂几乎全天无休,每天都在接待前来咨询和参观的客户。她回忆说:“最初我们只做娃衣,但Labubu的耳朵设计让我们注意到了细节的重要性。于是我们推出了专门针对Labubu的幼稚园款娃衣,最初只是零星销售,后来逐渐有客户批量订购,每次都是几万套起。”这款娃衣最终卖出了17万套,按市场上30元每套的均价计算,销售额达到了约500万元。
除了国内市场,海外订单也纷至沓来。豆子提到,东南亚市场的客户每次都会批发几千套娃衣回去,而他们在当地购买泡泡玛特玩偶还需要先获得资格。国内和海外市场的双重推动下,Labubu娃衣的热度持续攀升。然而,并非所有进入这个赛道的人都能如愿暴富。
小红书用户沈筑就是一个例子。最初她只是为了给自己的Labubu买衣服而参与娃衣工作室的线上拼团,结果漫长的等待让她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她利用AI软件辅助设计娃衣,并在小红书上分享了自己的设计图,没想到一炮而红。然而,由于缺乏成衣经验,她在量产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最终,她生产出的娃衣实物与设计图相差甚远,导致大量退货。沈筑坦言,对于没有经验的创业者来说,娃衣市场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赚钱。
娃衣市场的迅速升温也引起了泡泡玛特的注意。一些跨境娃衣商家因使用Labubu作为模特或标题中提及Labubu而被平台罚款。一位跨境娃衣卖家肖尔表示,她因在亚马逊上使用Labubu作为模特而被罚款1.7万元,并被迫下架产品。她透露,现在跨境娃衣卖家们都在寻找如何“避开”泡泡玛特审查的方法,但没有了Labubu的加持,娃衣在海外市场的销量大打折扣。
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和泡泡玛特的亲自下场,娃衣市场的热度似乎正在降温。沈筑和豆子都表示,他们看到了市场上越来越多的竞争者进入,但真正能够生存下来的并不多。对于那些想要靠娃衣暴富的人来说,现实可能并不如他们想象中那么美好。豆子在结束了一场直播后,决定给自己放个假,她表示,7月份将不再上架与Labubu相关的娃衣新品,一切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