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香山”RISC-V处理器核:产品级交付与规模化应用双突破

   时间:2025-08-04 20:39:34 来源:爱集微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RISC-V处理器领域,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正在悄然改变行业格局。近日,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简称开芯院)宣布,其第三代“香山”(昆明湖)IP核已成功实现首批量产客户的产品级交付,这一消息在2025 RISC-V中国峰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香山”IP核的故事始于中国科学院在2019年的前瞻布局。第一代“香山”(雁栖湖)处理器核于2021年6月由计算所研制成功,其性能与ARM A73相当,成为全球同期性能最高的开源处理器核。为了加速RISC-V生态建设,北京市与中国科学院携手,联合18家行业领军企业和国内顶尖科研机构,共同创立了开芯院。

在开芯院的推动下,第二代“香山”(南湖)处理器核于2023年5月面世,其性能对标ARM Cortex-A76,主频达到2GHz,专门针对工业控制、汽车、通信等广泛工业领域。这一成果迅速吸引了企业的关注,多家企业开始在其芯片产品中集成“香山”(南湖)IP核,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某国产GPU芯片厂商展示的自研智算加速卡中,“香山”(南湖)IP核成功亮相,标志着其首次实现规模化应用。

“香山”(南湖)IP核还被应用于芯动科技的高性能全功能GPGPU芯片“风华3号”中,实现了CPU与AI的强强联合。这种结合在重度负载渲染、高性能AI计算、多芯片集群互联等场景中展现出了显著优势,为用户提供了高性能、低功耗、灵活定制且成本效益显著的处理器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开芯院牵头联合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研制了第三代“香山”(昆明湖)处理器核。这一成果在性能上对标ARM N2,并在发布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经过了严格的产品级验证。开芯院与企业合作,构建了包含单元级测试、集成级测试、系统测试和原型系统测试在内的多层次验证规范,开发了超过2万个测试用例,确保了验证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香山”(昆明湖)最终实现了验证覆盖率近100%,并大幅降低了企业获得性能对标ARM N2的产品级RISC-V IP核的成本。目前,“香山”(昆明湖)已成功实现首批量产客户的产品级交付,进迭时空等企业正基于这一IP核研发自己的芯片产品,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进入量产阶段。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