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互联网安全领域迎来了一场盛会——第十三届互联网安全大会(ISC.AI 2025)盛大启幕。本次大会的主题定为“All In Agent”,深入探讨了智能体时代网络安全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创新。大会吸引了众多政界和科研界的重量级嘉宾,而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是,机器人担任了大会的主持人,这标志着智能体技术已迈向实际应用的新阶段。
360集团的创始人周鸿祎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提出,仅仅依赖大模型是远远不够的。周鸿祎认为,大模型更像是一个玩具,而智能体才是真正的工具。他详细描绘了智能体的四个发展阶段:从最初的聊天助手(L1),到低代码工具流(L2),再到推理型智能体(L3),最终进化为具备协同作战能力的多智能体蜂群(L4)。据他介绍,360研发的纳米AI L4蜂群智能体能够执行高达1000步的复杂任务,成功率惊人地达到了95.4%,极大地增强了AI的执行力。
为了满足企业对智能体的需求,360集团推出了“智能体工厂”。这一创新平台使企业能够无需编程,仅凭自然语言即可定制专属的L3智能体,并组建L4团队。周鸿祎强调,在未来的“机器对机器”网络攻防战中,安全智能体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数字安全领域的重要基石。他进一步指出:“安全是数字化的基石,而AI则是数字化的巅峰。”360集团将继续沿着“安全+AI”的双主线发展,致力于通过智能体推动网络安全的深刻变革。
大会期间,ISC.AI PARK展区成为了一大亮点。这里展示了AI内容创意视频生成、多智能体协作体验以及机器人互动演示等多个模块。参会者可以亲身体验“一句话生成视频”的神奇功能,观赏机器人避障竞技,以及参与智慧对弈等沉浸式场景,深刻感受到AI智能体在安全和内容创新方面的巨大潜力。
在人才培养方面,ISC.AI学苑也推出了多项举措。包括“红衣课堂”、学生营、专业营与师资营等多层次训练营,旨在打通产教融合,从技术认知到实战能力的培养,全面推动AI安全领域人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