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段仅1分30秒的碰撞测试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内容涉及一辆家用SUV与一辆重型卡车的碰撞。这段视频迅速将理想汽车和中国汽研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尽管两家公司随后发表了声明,但公众对于测试中两个核心疑问的关注并未减少:一是为何卡车的驾驶舱在碰撞中倒塌,其车头是否已被锁止;二是为何一辆总重8吨的卡车会被一辆仅重2.61吨的SUV撞击得四轮离地。
针对这些疑问,第一财经独家专访了东风柳汽研发院车身开发部部长张源等业内人士,试图深入了解此次碰撞事件的细节及背后的故事。东风柳汽,由我国央企东风汽车与柳州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合资成立,以商用车起家,至今已有35年历史。此次,其引以为傲的卡车质量意外陷入了一场信任风波。
据接近乘龙汽车的知情人士透露,至今公司尚未获得此次碰撞测试的详细数据,无法确认测试所用卡车的卡扣状态,这直接关系到车头倒塌的问题。该人士表示,此次测试由理想制定大纲、中国汽研执行,但两方的声明中诸多细节未予披露,难以令人信服。
第一财经于8月5日就此事联系了理想汽车和中国汽研,前者表示测试符合标准,而后者则未予回应。关于“车头掉落”的疑问,张源解释,商用车锁止机构分为机械式和液压式,而此次碰撞测试中的乘龙M3采用的是液压式锁止,其优点是锁止力度大且稳定可靠。只要液压锁处于锁止状态,且油路位置正确,就不会自行解锁。若卡车在碰撞前未锁止,即使轻微撞击也可能导致驾驶室翻转。
一位汽车技术行业人士指出,从车身强度和刚度来看,卡车与乘用车碰撞导致卡车驾驶室脱离底盘不合常理。东风柳汽研发院相关人士分析,车头如此顺滑地倒下,很可能是因为车头未锁止。据东风柳汽研发院液压举升系统设计师梁霄演示,只需持续泵油和撬动液压锁,乘龙M3的车头即可抬起,卡扣随即打开。此状态下,车辆若静止或低速行驶,车头看似处于水平位置,实则未锁住。
此次碰撞测试还引发了关于测试合规性的讨论。由于小车碰撞大车并非新车上市的强制性标准,中国汽研在声明中指出,该测试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有检测行业人士表示,一方面此类测试无明文规范,另一方面既然非标准试验,卡车卡扣是否必须扣住也存在疑问。
除了车头倒塌和四轮腾空的疑点,此次测试还聚焦在车辆状态和测试速度上。中国汽研声明,被撞的二手乘龙M3进行了外饰伪装、安装自动驾驶装置并配重至8吨,但真实商用车的配重随时变化,且二手卡车可能存在零部件维修或缺失,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理想i8以60±2km/h速度撞击相向而行的40±2km/h卡车,形成100km/h的相对速度,超过商用车碰撞测试的常规标准。
商用车信息服务平台商用邦指出,乘用车与卡车的交通事故中,最严苛的工况是正面碰撞,两车相对速度可能高达140km/h。此次碰撞试验主要测试SUV在极端情况下的碰撞安全性能,非国家强制性法规试验。理想在发布会中仅公布了SUV自重、中卡重量及两车相对速度等信息,而碰撞能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直接影响最终碰撞结果。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布会中频频出现小车撞大车的测试场景,旨在通过视觉冲击展示乘用车安全性能。某新能源汽车营销负责人表示,新能源汽车宣传缺乏创意,小车撞大车试验屡见不鲜。反观商用车,营销宣传费用较少,受众较窄,但智能化技术并不逊色于乘用车。乘龙卡车同样配有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等智能化系统。
理想i8撞击视频未对乘龙卡车方向盘车标打码,引发舆论争议。检测机构人士表示,按惯例,碰撞试验会将对比物LOGO打码处理,此次不打码实属罕见。事件发生后,东风与理想、中国汽研进行了沟通,但双方态度强硬,拒绝删除视频。最终,乘龙发出了侵权声明。理想汽车在最新声明中表示,对于测试导致乘龙品牌卷入舆情争议,实属无心之举,并强调乘龙品质和安全值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