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交通部长兼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代理局长肖恩·达菲宣布了一项重大计划,旨在加速推进在月球上建设核反应堆的进程。这一举措标志着达菲自今年接任代理局长以来,首次主导实施如此规模的太空探索项目。
近年来,NASA面临着科研预算削减、项目缩减和人员裁员的困境。尽管如此,该机构仍致力于克服重重障碍,推进月球核反应堆的建设。然而,该计划不仅面临技术难题,还尚未确定合作企业来负责核反应堆的发射任务。
5月27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在得克萨斯州进行了第九次试飞,尽管这一试飞与核反应堆计划无直接关联,但它展示了美国在重型运载技术方面的努力。
据披露,达菲的指令明确了月球核反应堆项目的具体时间表,目标是在2030年前完成一座100千瓦级核反应堆的发射与部署。该指令还要求NASA在60天内征求业界意见,并指定专人负责项目推进。目前,NASA正在积极寻找能够在2030年前发射核反应堆的合作伙伴。
达菲表示,尽管太阳能将在月球的某些关键位置发挥作用,但核裂变技术对于未来的深空探索任务至关重要。美国已在该领域投入数亿美元进行研发,旨在为未来长期载人探月和火星探测任务奠定能源基础。
NASA与能源部和工业界合作,正在研发一套40千瓦级的月球表面核裂变发电系统,计划在本世纪30年代初期部署到月球。核裂变发电系统能够提供稳定且持续的电力,不受月球和火星环境条件的影响,这对于支持居住区、生命维持系统、科学实验以及工业操作至关重要。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加快建设月球核能系统,旨在在新一轮太空竞赛中占据先机。月球上的核反应堆能够适应极端温差和长时间的昼夜交替,提供持续可靠的电力,这是太阳能电池组所无法比拟的。
然而,该计划也面临着多重挑战。首先,核能相关技术难题尚待解决,包括核材料的着陆、稳定运行和废热管理等。其次,资金募集也是一个难题。NASA的“阿耳忒弥斯3号”载人登月任务一再推迟,资金保障也不明确。目前尚无可靠的合作伙伴展示出在这方面的能力。虽然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星舰”火箭和蓝色起源公司的“蓝月”着陆器是潜在选项,但它们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尚需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