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关Google即将在其下一代旗舰手机Pixel 10系列中引入全新Camera Coach(相机教练)功能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据Android Headline报道,这一创新功能预计将在2025年8月亮相,它将在用户按下快门之前提供实时的构图、角度和光线指导,标志着Google在AI摄影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与传统的AI修图不同,Camera Coach旨在拍摄前就介入用户的摄影过程,通过AI模型实时分析画面,为用户提供拍摄建议。这种前置AI辅助的做法,无疑是对传统摄影经验的一次数字化革新,意味着摄影新手也能在AI的引导下轻松拍出专业级照片。
Pixel 10系列还将搭载基于Gemini AI的“会话式图片编辑”功能,这一功能能够理解用户的语音指令,并自动进行图片编辑,如调整背景亮度或移除照片中多余的人物。此前,该功能已在Google Photos中小范围测试,并将随着Pixel 10系列的发布正式亮相。
然而,尽管这些新功能听起来颇具吸引力,但Pixel 10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AI相机教练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持,以实现实时图像分析和语义计算。这对于Pixel系列搭载的Tensor G5芯片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同时,手机拍照本身就是一个高负载场景,如何在保证性能的同时有效控制功耗和发热,将是Google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隐私保护也是用户关注的焦点。在Camera Coach的逻辑中,AI需要对实时画面进行判断,这可能会引发用户对隐私泄露的担忧。特别是当算力依赖云端时,每一帧预览画面都可能被上传处理,这对于注重隐私保护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个难以接受的痛点。
另一方面,Camera Coach的出现也对摄影的创造性构成了一定挑战。虽然它能够降低拍摄门槛,让摄影新手轻松拍出合格照片,但过度的系统干预也可能压缩用户的主动性和表达空间。长远来看,这可能会导致手机摄影陷入“网红化”、“样板化”和“同质化”的困境。
面对Google的这一创新举措,国产手机品牌也在积极寻求应对策略。虽然他们不一定需要照搬Camera Coach的功能,但绝不能忽视这一新趋势。事实上,国产手机在影像系统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技术优势,如vivo的蔡司镜头、华为的原色摄影、OPPO的哈苏色彩和小米的徕卡影调等,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探索摄影的新边界。
然而,与Google的方案相比,国产手机的影像系统仍主要侧重于拍摄后的图像处理,而非全流程的决策辅助。因此,从行业的角度来看,Google推出Camera Coach无疑为手机影像进化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即拍摄过程将成为AI摄影的下一个战场。
对于专业用户而言,他们更希望AI能够在拍摄过程中提供“润物细无声”的辅助,而不是在前台“指手画脚”。因此,如何在AI指导和用户干扰之间找到平衡,将成为国产手机品牌在未来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无论如何,AI摄影已经从简单的后期优化走向拍摄过程的全面参与。尽管Pixel 10的Camera Coach可能不是最成熟的方案,但它所代表的“AI全阶段参与”理念,必将以不同的形式在主流手机的相机应用中得以落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手机摄影的未来无疑将更加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