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搜索时代,谷歌流量困局:步百度后尘还是引领变革?

   时间:2025-08-09 14:44:29 来源:三易生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关于谷歌AI搜索功能对网站流量潜在影响的争议持续发酵。这一风波始于谷歌在今年I/O开发者大会上推出的AI Mode,其通过Gemini AI对传统搜索业务进行了革新,引发了外界对搜索流量分配变化的广泛关注。新模式下,用户通过AI聊天机器人获取信息,页面上传统的蓝色搜索链接减少,不少声音担忧这将直接冲击网站流量。

面对质疑,特别是出版商向欧盟投诉后,谷歌搜索部门副总裁Liz Reid在博客中进行了回应。她否认了AI搜索和聊天机器人大幅减少出版商网站流量的说法,指出第三方报告存在缺陷,往往基于有问题的方法论、个别案例,或是忽视了搜索AI功能推出前的流量变化。Liz Reid强调,搜索模式的变化导致部分网站流量减少的同时,也有网站的流量在增加,尤其是论坛、视频、播客等互动内容丰富的网站。

然而,皮尤研究中心的研究样本量较小,仅涉及900名用户,对于一个日均搜索量达137亿次的搜索引擎而言,这一样本量显然不足以全面反映实际情况。谷歌则指责第三方机构以偏概全,忽视了AI搜索模式下流量分配的真实图景。事实上,AI搜索确实为大型网站如路透社、BBC以及Wikipedia等提供了更多曝光机会,但这些曝光增量并未惠及广大中小网站,导致流量分配呈现出“劫贫济富”的趋势。

谷歌的这一变革,不禁让人联想到十年前百度搜索所面临的挑战。当时,新的应用程序范式使用户绕过了搜索引擎,百度失去了中文互联网入口的重要地位。类似地,谷歌如今也面临着搜索流量下降的困境。从事搜索引擎优化的OneLittleWeb统计数据显示,从2024年3月至2025年3月,全球搜索引擎的总流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下降。这一趋势表明,搜索引擎作为互联网入口的地位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回顾历史,谷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成功与其产品改进密不可分。然而,中国互联网与欧美互联网的发展路径存在显著差异。在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远早于欧美,智能手机成为网民触网的主要媒介,App因此占据了网民上网冲浪的大部分时间。相比之下,欧美网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初期仍依赖PC上网,谷歌搜索因此得以保持其重要地位。然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TikTok等新兴应用的崛起,谷歌搜索的入口地位也开始受到冲击。

谷歌AI搜索导致的网站流量下降只是表象,其根源在于搜索流量正在从搜索引擎向App迁移。这一趋势与十年前百度搜索面临的挑战如出一辙,只不过当时的百度被微博、微信等应用分流,而如今的谷歌则面临着ChatGPT、Grok等新兴应用的竞争。谷歌能否在这一变革中保持其搜索引擎的领先地位,尚需时间验证。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