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已正式宣布,Windows 10操作系统将于2025年10月14日步入其生命周期的尾声。这意味着,届时系统将停止接收任何形式的新功能更新、安全补丁、漏洞修复以及官方技术支持。这一决定促使许多依然偏爱Windows 10的用户开始寻找保持系统安全的途径。
为了缓解这部分用户的担忧,微软推出了扩展安全更新(ESU)方案。然而,这一方案并非永久性的解决方案,它仅仅将Windows 10的安全更新周期延长一年,至2026年10月13日。值得注意的是,加入ESU计划的用户将无法享受到微软的技术支持服务,一旦系统遇到问题,用户将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解决。
近日,微软详细阐述了ESU计划的参与条件。用户若想加入该计划,需确保他们的设备正在运行Windows 10的22H2版本,并已安装所有最新的更新。用户还需要拥有一个Microsoft账户。微软提供了一项服务,允许用户通过支付30美元的费用,为最多十台运行Windows 10的电脑提供更新服务。
然而,这一要求在用户群体中引发了不小的争议。许多用户之所以拒绝升级到Windows 11,正是因为新系统强制要求用户使用Microsoft账户。对于那些不愿向微软提供个人信息或创建账户的用户来说,他们将在2025年10月14日之后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继续使用没有安全保障的Windows 10系统。
对于那些既想继续使用Windows 10,又不希望因缺少安全更新而面临风险的用户来说,他们现在面临着两难的境地。要么接受Microsoft账户的使用要求,加入ESU计划以获得一年的额外安全更新;要么在2025年10月之后,冒险继续使用不再受官方支持的操作系统。
微软的这一决策,无疑加剧了用户对操作系统升级和个人隐私保护的关注。如何在享受技术便利的同时,保障个人信息安全,成为了摆在所有用户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