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这座繁华都市的夜幕之下,2025年“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其中夜间经济犹如一股强劲的东风,为拉动内需注入了新的活力。复旦大学(上海)大数据实验室的数据显示,自今年6月以来,上海的夜间消费总额已高达880.09亿元,同比增长3.3%。而淘宝闪购的数据更是指出,7月份以来,上海的周末夜宵订单量实现了翻倍增长。
在这波夜间经济的浪潮中,餐饮行业无疑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遍布上海的餐饮店铺,如同城市的毛细血管,静静地等待着每一位夜归人的光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每家餐饮店都在探索着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力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趋势,我们近期走访了几家具有代表性的老字号餐饮品牌门店,探寻它们是如何通过线上线下多维网络的搭建,在多平台、多选择的良性竞争中实现增收增利的。
以沧浪亭绍兴路店为例,这家位于老洋房内的餐厅,中午时分总是门庭若市,医院周边的食客们络绎不绝。然而,当夜幕降临,医院大门紧闭,这条紧邻淮海路与日月光中心的小街便显得格外冷清。面对夜间客流不足的挑战,店长王长松决定重新审视外卖平台的价值。通过饿了么等外卖平台推出的“一人食”套餐组合,沧浪亭成功吸引了夜间独居人群的关注。特别是在淘宝闪购上线后,门店的晚间外卖订单量激增,甚至需要提前两小时备料以满足需求。极端天气下,线上订单更是逆势增长,成为了门店的“抗风险屏障”。
同样,德兴馆复兴荟店也在探索夜间经济的新路径。这家始创于清光绪九年的老字号品牌,今年4月首次将营业时间延长至24时,成为了老城厢中少数亮至深夜的餐饮灯火。店长梅林表示,老城厢的人口结构变化让依赖熟客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但他们捕捉到了住附近酒店的游客在深夜寻找“上海味道”的需求。通过线上线下的立体布局,德兴馆成功吸引了这批夜间消费者。线上订单呈现出新特征,客单价虽低于堂食,但高品质的组合单和家庭分享装频现,让门店的夜间经济焕发了新的生机。
在全球经济增长动能趋缓的大背景下,内需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上海夜间经济发展座谈会上也明确提出,要弘扬海派餐饮文化,推广中华美食、环球美食,打造更具烟火气的国际美食之都。老字号餐饮品牌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方式。
距离中秋还有两个月,德兴馆的现烤月饼生产线已进入备战状态。与往年不同,今年线上渠道正在改写“排队抢购”的传统销售模式。蜜汁叉烧月饼作为新品,上市即成为线上爆款。淘宝闪购、饿了么等平台在满足即时需求的同时,也增加了用户规模和销售场景。门店计划从9月10日起启用两个烤炉三班倒,确保月饼的新鲜度。这种全渠道布局正在重塑老字号的盈利结构,让传统手艺与现代消费实现了无缝对接。
从沧浪亭的冷馄饨到德兴馆的深夜烤炉,这些老字号的夜间转型故事不仅展现了上海餐饮经济的韧性,也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城市烟火图。当线上流量与线下场景形成合力,当平台竞争转化为更大的动能和更好的消费体验,这些扎根于城市肌理的品牌正以其独特的方式,续写着属于它们的传奇故事。
880亿元的夜间消费总额背后,是无数商家的辛勤付出和创新探索。它们用多维网络编织出更绵长的烟火气,让上海的夜晚更加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