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在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已在26个关键领域成功开发出292个垂直大模型,为数字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河北省凭借丰富的算力资源和产业基础,正逐步夯实数字底座,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河北省的综合算力指数已跃居全国首位。
在石家庄市桥西区,河北亿尔德科技集团的实验室内,技术人员正利用石家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强大算力,构建基于大模型的交通应急指挥平台。这一举措不仅大幅降低了企业的硬件成本,还提高了大模型的训练效率。
为了抢抓人工智能的发展机遇,河北省持续推进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石家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邢台太行智算中心已相继投运,润泽(廊坊)国际信息港B区新型智算中心项目也已开工建设。这些项目的落地,进一步提升了河北省的算力规模和效益。
除了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河北省还注重绿色电力的应用。在张家口,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4300万千瓦,为绿色算力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保障。合盈数据(怀来)科技产业园作为环京区域最大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碳中和示范项目,其绿电使用比例已超过50%。
在数据开发利用方面,河北省加快场景化应用,激发数据价值,将数据资源转化为优质资产。2024年,河北大数据产业收入达到305.6亿元,同比增长65.7%,增速位居全国首位。
在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面,河北省聚焦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持续推动垂直大模型的开发应用。敬业集团有限公司借助人工智能大模型,实现了高炉的智能化诊断,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河北省39家钢铁企业还联合多家顶尖人工智能企业,共同研发了河北太行钢铁大模型,为钢铁产业的全链条生产应用场景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制药领域,“人工智能+制药”已成为现实。石药集团的AI药物筛选系统大幅缩短了新药早期发现时间,降低了研发成本,提高了候选化合物筛选准确率。这一创新应用不仅推动了制药产业的转型升级,还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福音。
河北省还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的应用。从教育评价大模型到智能医疗诊断,从自动驾驶汽车到气象大模型,各类专用大模型正不断融入百姓日常,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
为了营造有利于人工智能发展的创新生态,河北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建立推进算力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加快引进人工智能领域“高精尖缺”人才、举办大模型金融供需对接会等。这些举措不仅激发了科研人员和企业的创新积极性,还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成果转化和应用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