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国产纳米压印光刻机突破,技术指标领先日本,半导体产业迎新机遇

   时间:2025-08-11 09:00:1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2025年,中国半导体产业迎来了历史性的飞跃时刻。国内领先科技企业璞璘科技,成功研发并顺利验收了首台PL-SR系列喷墨步进式纳米压印设备,这一成果标志着中国在高端半导体级纳米压印光刻系统领域实现了自主可控。

8月1日,这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设备正式交付给了国内特色工艺客户,投入到实际生产中。这一事件不仅填补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空白,更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PL-SR系列设备的技术指标令人瞩目。其支持的线宽精度小于10纳米,平均残余层厚度控制在10纳米以内,波动范围小于2纳米,压印结构深宽比更是突破了7:1。这些核心参数不仅满足了半导体级制造的高标准,还超越了日本佳能旗舰产品的制程能力,显示出中国半导体装备技术的巨大进步。

从战略层面来看,这一突破具有深远意义。长期以来,西方国家通过技术封锁试图阻碍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而璞璘科技的成功研发,打破了这一僵局,为中国芯片制造企业提供了自主可控的高端纳米压印解决方案。这不仅为后续工艺研发和产能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在产业化进程方面,PL-SR系列设备的顺利交付意味着该技术已具备产业化落地条件。此次交付的是直接面向量产客户的商用设备,而非实验室样机。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可实现20毫米×20毫米压印模板的均匀拼接,并最终可扩展至12英寸晶圆级超大模板生产,为未来规模化量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PL-SR系列纳米压印光刻机的成功研发,得益于璞璘科技对多项关键技术的系统性攻克。其中,喷墨涂胶工艺的创新是核心突破点之一。通过独创的喷墨算法系统,设备实现了对局部胶量的精准动态调控,能够根据芯片结构的变化实时调整压印胶的喷涂量,从而满足了纳米压印技术对光刻胶均匀涂布的高要求。

模板面型控制技术和无残余层压印工艺的实现也是关键突破。璞璘科技自主开发的模板面型控制系统,通过高精度传感器网络和实时反馈机制,能够在整个压印过程中动态调整模板姿态,确保纳米级的贴合精度。同时,通过对设备、材料和工艺系统的协同优化,开发出了无残余层压印技术,消除了传统工艺中因残余层厚度不均导致的刻蚀偏差。

拼接对准系统则是PL-SR设备的又一亮点。为实现晶圆级量产,设备采用了高精度拼版技术,能够将多个小面积模板的图案无缝拼接至12英寸晶圆上。这一技术的实现,为规模化量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与日本佳能等传统主导企业的对比中,璞璘PL-SR设备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佳能FPA-1200NZ2C设备虽然曾以其14纳米的线宽能力引起业界震动,但璞璘PL-SR设备已将这一指标提升至10纳米以下,在制程精度上实现了超越。同时,在残余层控制方面,璞璘PL-SR设备也表现出了更优异的性能。

璞璘PL-SR纳米压印光刻机的交付,不仅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更是中国半导体创新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成果将对中国半导体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推动中国半导体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然而,产业界仍需保持理性认知,既要看到技术进步带来的机遇,也要清醒认识存在的挑战,持续投入、协同创新,才能将这一技术突破转化为持久的产业竞争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