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智能驾驶辅助技术在国内汽车市场上迎来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众多车型纷纷配备了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智能泊车功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自启动“全民智驾”战略以来,将高速NOA和全场景泊车技术普及到了价格区间为7至20万元的广泛车型线上,此举打破了消费者对于智能驾驶辅助技术仅限于高端车型的固有认知。比亚迪的这一行动,被看作是引领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智能驾驶新时代的标志性事件,众多车企虽心存疑虑,但也不得不紧随其后。
面对智能驾驶辅助技术的普及,消费者们虽心怀期待,但也不乏担忧。尤其是智能泊车功能,许多车主担心在发生意外时,车企会推卸责任。毕竟,车主在泊车过程中不可能每次都携带摄像设备记录全过程,一旦出现问题,取证成为难题。
然而,比亚迪以实际行动回应了这些担忧。不久前,比亚迪针对智能泊车场景的安全和事故责任推出了“兜底”政策,并很快便有了实际案例。一位腾势Z9GT车主在使用代客泊车功能时,因地锁未能正常落下,导致车辆底盘与地锁发生刮擦。车主随即联系了比亚迪售后,售后团队迅速响应,现场勘查并调取车辆数据后,承诺免费维修,车主对此表示满意。
这一事件不仅展示了比亚迪对智能泊车技术的信心,也体现了其敢于承担责任的决心。尽管比亚迪的智能泊车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需不断完善细节。例如,在此次事故中,腾势Z9GT对低矮且镂空的地锁识别能力不足,这是比亚迪在未来技术升级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地锁等细小障碍物对智能泊车系统构成的挑战,也是整个行业面临的痛点。
比亚迪推出智能泊车兜底方案,旨在鼓励更多消费者使用这一功能。尽管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事故,但比亚迪认为,这些事故将为收集数据、解锁更多泊车场景、优化泊车模型提供宝贵机会。毕竟,智能泊车的速度相对较慢,对人员的伤害风险极低。因此,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比亚迪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以推动智能驾驶辅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