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反内卷新视角:通过合理涨价与预期管理,重塑内需新动力

   时间:2025-08-11 08:39:1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反内卷”概念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不少人将其与2016年的供给侧改革相提并论,然而,深入剖析后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远比表面看起来要大得多。有人主张,仅凭供给端的力量难以扭转通缩趋势,而应从需求端寻找更多突破口。有趣的是,当前的“反内卷”行动,尽管表面上看似在调整供给,实则更像是在重塑需求结构,这一观点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阐述。

首先,合理涨价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至关重要。提及拉动内需,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提高工资、增加福利、发放补贴以及扩大财政支出等措施。这种传统思维导致许多人对“反内卷”能否有效刺激内需持怀疑态度,认为它并非一项直接刺激内需的政策。毕竟,在大众认知中,降价才是清理库存、吸引需求的常规手段。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对于非必需品而言,降价或许能刺激购买,但对于生活必需品,降价策略则未必有效。以猪肉为例,当价格从每斤10元上涨至15元时,消费者并不会因此放弃购买。这5元的差价对企业而言意义重大,从亏损到盈利的转变,正是企业所期盼的。因此,“反内卷”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集体稳价”,通过外部力量稳定价格,逐步减少过剩产能和库存,从而助力企业早日实现盈利。企业盈利后,员工收入随之提升,内需自然得以激活。

其次,打破“持续降价”的预期同样关键。通缩本身并不可怕,真正令人担忧的是消费者普遍形成的“价格将持续下跌”的预期。以一家服装店为例,该店因经营不善而挂出“破产清仓”的牌子进行打折促销,但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消费者预期店主急于脱手货物,因此选择观望,期待价格进一步下跌。这种预期一旦形成,降价反而会导致销量下滑。反观某些热门玩偶,即便价格飙升至数万元,仍有人抢购,原因就在于消费者预期其价格将继续上涨。因此,改变消费者的预期对于扭转通缩至关重要。通过“反内卷”行动稳住价格,虽不能立即实现通胀,但能将价格拉回合理区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经济基本面的改变是渐进的。

最后,涨价实际上能够刺激内需。涨价不仅限于普通商品和服务,还包括大宗商品、股票、房地产、汇率以及收入和福利等多个方面。以股票市场为例,股价上涨本身就是刺激内需的一种方式。汇率上涨可能吸引海外资金流入,进而推动物价和需求上升。普通商品和服务的涨价则能增加企业利润,进而提升居民收入。股市作为刺激内需的重要工具,其稳步上涨对于内需的拉动作用不容忽视。尽管A股市场可能经历波动,但长期来看,慢牛行情仍在继续。随着资金结构的逐步变化,股市的慢牛模式也可能随之调整。

在“反内卷”的背景下,涨价并非盲目行为,而是基于市场供需关系的理性调整。通过合理涨价,企业得以盈利,员工收入得以提升,内需得以激活。同时,打破消费者对“持续降价”的预期,以及利用涨价刺激内需,都是当前“反内卷”行动中的重要策略。这些措施共同作用于经济体系,为经济的稳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