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近期为应对其人工智能(AI)业务所带来的高昂能耗与碳排放挑战,采取了一项创新举措。这家科技巨头投资了17亿美元,与生物科技公司Vaulted Deep携手,旨在至2038年共同处理高达490万吨的碳当量排放。这一合作项目的核心,是将人类及动物粪便、造纸厂污泥等有机废弃物转化为一种特殊的“生物泥浆”,并通过高压技术将其注入地下1500米的岩层中进行封存,以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有效处理有毒污染物。
微软在AI领域的布局,涵盖Copilot、必应AI搜索以及OpenAI的ChatGPT等重量级产品,但这些产品的运行背后隐藏着巨大的能源消耗。例如,GPT-4的一次训练过程就需要消耗五六千万度电,同时排放1.2万至1.5万吨的二氧化碳,这一数字相当于3000多辆燃油车一年的排放量。据统计,微软2024财年的碳排放量较2020年增长了23.4%,其中数据中心的能源使用量激增了168%。
此番与Vaulted Deep的合作,对微软而言,不仅能够通过这一项目获得碳信用额度,还能利用美国的45Q税收碳信用机制,每吨碳获得最高85美元的税收减免。这一举措还有望提升微软在资本市场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评分,从而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关注,降低融资成本。然而,环保组织Carbon Market Watch对此提出质疑,认为真正的减碳行动应当从源头上减少排放,而非仅仅依赖于购买碳信用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