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一份来自第三方数据平台QuestMobile的报告揭示了AI应用市场的最新格局。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8月,百度AI搜索的月活跃用户数已达到3.22亿,稳居国内AI搜索领域榜首。
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百度对搜索智能框的全面升级。8月6日,百度宣布其搜索智能框在PC端和APP端均支持更长的文本输入及复杂问题解答,并整合了AI写作、AI解题、AI PPT等多模态工具,旨在将搜索功能从单一的信息入口转变为多任务处理中心。这一变革不仅体现了技术上的飞跃,更预示着用户体验的显著提升。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百度在此次升级中启用了三位90后产品经理作为发布会的主讲人,这一安排打破了以往由事业群高管主导产品发布的传统。他们面对镜头,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百度搜索生成内容的机制及AI能力,展现了年轻一代产品经理的活力与专业素养。
事实上,这一变化并非偶然。近年来,百度在组织机制上进行了有意调整,强调“产品经理负责制”,鼓励一线产品经理在推动产品方向的同时,积极对外表达。这一策略不仅提升了产品经理的责任感与参与度,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加开放、透明的沟通氛围。
百度AI搜索团队在准备发布会的过程中,经历了从内部汇报到面向用户讲解的转变。他们设计了多个类比场景,预演潜在提问,力求将底层技术转化为用户易于理解的语言。同时,团队内部也达成了共识:讲述内容既要传达逻辑,又要贴近真实使用场景,避免过于技术化的表述。
这一表达方式的变化,不仅反映了百度AI搜索团队与用户关系的深化,也体现了企业对技术透明度与用户参与度的重视。发布会后,百度AI搜索团队积极收集用户反馈,并将其纳入后续迭代计划,形成了较为开放的共创机制。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百度AI搜索相关账号也积累了大量粉丝与点赞,不少长期使用百度的用户通过社交媒体渠道报名成为其产品体验官。为适应面向公众的表达节奏,百度设立了容错机制,鼓励真实表达,即使现场表现不完美,也事后补充,以贴近真实使用场景。
与此同时,国内其他互联网公司也在调整AI产品发布的讲述者构成。字节跳动在火山引擎、飞书等发布活动中,多由技术总负责人讲述平台能力、模型复用等;阿里巴巴则更为稳健克制,主讲人多为事业群总经理或副总裁,聚焦产业协同与战略落地。
在国际市场上,不同公司也在重新定义“谁来发声”。OpenAI的发布会近似“成果汇报”,由CEO与研究者共同讲述愿景、边界与失败教训;苹果则走向另一个极端,由CEO主导发布会,AI能力被自然地嵌入操作系统体验中,不解释模型细节;谷歌与meta则选择中间路线,由一线研究员和产品经理演示与讲解。
这些不同的讲述机制,不仅体现了各公司的传播风格,更投射出其对组织边界、权力分配与用户关系的深层理解。在“模型即产品”(MaaS)的时代,谁来解释产品,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对技术透明度、用户关系的态度。
百度AI搜索的升级与讲述机制的变化,无疑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有更多企业加入到这一变革中来,共同推动AI应用市场的繁荣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