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火锅食材起家的锅圈,近期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财报,显示其营收和利润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创下了上市以来的最快增速。财报显示,锅圈食品上半年营收达到32.4亿元,同比增长21.6%,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了122.5%,达到1.9亿元。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无疑为锅圈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锅圈的门店规模也在持续扩大,目前全国门店总数已达10400家,较去年同期净增740家,重新步入了增长的快车道。在餐饮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锅圈食汇创始人杨明超提出的“社区中央厨房”战略,以及专注下沉市场的深度探索,显然为其赢得了市场先机。
杨明超的战略眼光不仅体现在国内市场,他还为公司定下了五年目标:再开1万家店。而锅圈冲击第二个万店目标的底气,无疑来自于其强大的供应链建设。从食材工厂、冷链物流到信息化系统,锅圈的供应链体系为其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这种“单品单厂+供应商管理”的深度协同模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实现了对原材料品质、产品稳定和食品安全的严格把控。
值得注意的是,锅圈在下沉市场的表现尤为亮眼。与一二线城市不同,锅圈在下沉市场采取了“BC一体化”策略,不仅直接面向个人用户销售,还向周边商超、学校、饭店等B端小型客户供货。这种策略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还更好地满足了下沉市场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锅圈推出的高性价比产品,如14.9元的牛肉片、9.9元的速烹套餐等,深受下沉市场消费者的喜爱。
锅圈的成功,离不开其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和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下沉市场的消费需求日益旺盛,尤其是对便捷、高性价比的餐饮产品需求更为突出。锅圈正是抓住了这一机遇,通过打通工厂到门店的全链路,打造出了适合下沉市场的“乡镇店型”。这种店型不仅满足了乡镇用户的消费需求,还为锅圈带来了可观的营收增长。
除了在国内市场取得显著成绩外,锅圈还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杨明超在业绩发布会上透露,锅圈潜在的出海模式有多种,包括以商业模式出海、以产业园区出海、直接在海外创立新品牌以及通过并购等方式进入海外市场。目前,锅圈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团队,对东南亚和欧洲市场进行考察和探索。
海外华人聚居地对“火锅”、“烧烤”等中国味道有着强烈的认同感,这为锅圈出海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锅圈计划通过“中国味道”加“区域化供应链”的模式,将业务延伸至东南亚等华人聚居区,有望打造出一场新的中国味觉风暴,并构建起中国食品供应链出海的新范式。
锅圈的成功经验表明,只有紧跟市场趋势、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不断加强供应链建设,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未来,随着锅圈在国内市场的持续深耕和海外市场的不断拓展,其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