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迎来了又一家专属自保保险公司的入驻。近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上海汽车集团保险有限公司(简称“上汽自保”)正式获得了香港保险监管局(保监局)的开业授权。
此次授权标志着在港注册的自保公司数量增至六家。保监局的行政总监张云正透露,保监局已制定相关策略,重点关注内地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香港本地跨国集团不断变化的风险管理需求。他还表示,保监局正在研究扩大自保公司架构及风险保障范围的可行性,以增强香港的全球竞争力。
自保公司,即由大型企业设立,主要服务于企业自身风险管理的特殊保险公司,业务范围涵盖财产险、短期健康险和短期意外伤害险等。上汽自保是香港今年第二家获得授权的自保公司,此前,保监局已于4月向汇丰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发放了牌照,这也是首家由香港本地跨国企业成立的自保公司。
在此之前,香港已有四家自保公司,均由内地大型国有能源企业设立,包括中海石油保险有限公司、中石化保险有限公司、中广核保险有限公司和上海电气保险有限公司。这些自保公司的成立,主要目的是实现风险的自主管理,通过定制化的保险方案精准匹配企业的风险特征,降低对传统保险市场的依赖。
为何众多企业选择在香港设立自保公司?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的保险产品经理苏晓天指出,香港拥有成熟的国际监管体系、高效的审批流程和丰富的专业人才资源,同时资本要求较低、税制简化、外汇自由流动,这些优势使得香港成为对接全球再保险市场、为集团海外业务提供广泛保险服务支持的理想地点,尤其适合国际化布局的企业集团。
毕马威中国的顾问李慧琼也表示,内地企业在香港设立自保公司,既能利用香港在管理国际风险上的优势,又能避免与境内保险业的竞争,同时还可以通过自保公司的再保险方式,将在境外的保费和承保技术转移回国内。
香港保监局强调,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不仅能为自保公司提供全面的专业服务,还能让自保公司与其他金融职能(如企业财资和资产管理等)发挥潜在的协同效应,有助于企业更有效地处理财务和投资事宜。长远来看,更多企业在香港成立自保公司,将带动再保险、保险经纪和其他专业服务的业务需求,有助于构建一个蓬勃发展的自保生态圈,推动香港保险业的持续发展。
在内地,同样有四家大型集团成立了自保公司,分别是中石油专属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财产保险自保有限公司、中远海运财产保险自保有限公司和广东能源财产保险自保公司。然而,这些自保公司的盈利状况却呈现出分化态势。
中石油专属财险自2013年成立以来,连续五年保持利润总额和投资收益的持续增长。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5%,净利润同比大增近9倍。而中国铁路保险也表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上半年保险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相比之下,中远海运自保和广东能源自保的盈利状况则稍显逊色。中远海运自保上半年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微降,净利润同比下滑。而广东能源自保的综合成本率和综合费用率均较高,显示出其承保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面临盈利压力,但这些自保公司仍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风险管理需求。同时,随着香港自保生态圈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将有更多企业选择在香港设立自保公司,共同推动保险业的繁荣与发展。